行百里者半九十 |
走一百里路,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。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認真對待。 |
小人得志 |
小人:舊指道德低下或行為不正派的人。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權勢。 |
盲人說象 |
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。 |
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 |
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,到了老年,悲傷也沒用了。 |
大樹將軍 |
原指東漢馮異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。 |
必由之路 |
必:一定;由:經過。一定要經過的道路。 |
前腳后腳 |
比喻緊跟著。 |
塵外孤標 |
塵外:世外;孤標:孤立的標志。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質。 |
水中撈月 |
到水中去撈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費力氣。 |
拔苗助長 |
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,急于求成,反而壞事。 |
國泰民安 |
泰:太平。國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新官上任三把火 |
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。 |
黃耳傳書 |
黃耳:犬名;書:書信。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。后比喻傳遞家信。 |
春去冬來 |
春天過去,冬天到來。形容時光流逝 |
如癡如醉 |
形容神態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念茲在茲 |
念:思念;記念;茲:此;這個。念念不忘某件事。 |
汗馬功勞 |
汗馬:戰馬奔馳出汗。指將士立下戰功。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。 |
惴惴不安 |
指擔心害怕(惴惴:恐懼、擔憂的樣子)。 |
薪盡火滅 |
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滅了。比喻死亡。 |
河山之德 |
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材優干濟 |
指才能優異,有干練的辦事能力。 |
平時不燒香,急來抱佛腳 |
諺語。原比喻平時不往來,遇有急難才去懇求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,臨時慌忙應付。 |
踉踉蹌蹌 |
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。 |
彌留之際 |
彌留:本指久病不愈;后多指病危將死的狀況;際:時候。病危將死的時候。 |
強人所難 |
強:勉強。勉強別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。 |
強顏歡笑 |
心里不暢快,但臉上勉強裝出喜笑的樣子。 |
息兵罷戰 |
兵:打仗。停止或結束戰爭。 |
為所欲為 |
做想要做的事。形容任意而為;想干什么就干什么。為: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