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生之犢不畏虎 |
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,無所畏懼。 |
奉命惟謹 |
形容嚴格遵照命令行事,不敢稍有違背。 |
壯氣吞牛 |
形容氣勢雄壯遠大。 |
支支吾吾 |
亦作“支支梧梧”。謂說話吞吞吐吐,含混躲閃。 |
顛沛流離 |
顛沛:遭受挫折或困難;流離:離散、流落。因生活困窘而到處奔波流浪。 |
意氣風發 |
意氣:意志和氣概;風發:形容俊偉豪邁。形容氣概豪邁;精神振奮。 |
自強不息 |
自覺地努力向上;永不停步。息:停止。 |
口快心直 |
有啥說啥;想啥說啥。形容人性情直爽;語言明快。 |
餓虎吞羊 |
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貪婪。 |
不得而知 |
得:能夠。無從知道。 |
語不驚人 |
語:言語,也指文句。語句平淡,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。 |
倦鳥知還 |
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。 |
視死如歸 |
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。形容為了正義事業;不怕犧牲生命。 |
徇私舞弊 |
為了個人利益或照顧私人關系而弄虛作假;做不合法規的事。徇:依從;舞弊:用欺騙的方法做違反法規的事。 |
作壁上觀 |
壁:壁壘;營寨周圍的高墻。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。比喻從旁觀望;置身事外。 |
鈿合金釵 |
鈿盒和金釵,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。 |
畫地為牢,議不入 |
議:議論。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,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。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。 |
文治武功 |
政績和戰功。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。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。 |
風虎云龍 |
虎嘯生風,龍起生云。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。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,賢臣遇明君。 |
兵戎相見 |
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見。指用戰爭解決問題。 |
戰戰業業 |
戒慎畏懼貌。 |
人面狗心 |
①《晉書·苻朗載記》:“朗曰:‘吏部為誰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學低下的人。②猶言人面獸心。 |
才高七步 |
形容才思敏捷。 |
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 |
用公道來回報怨恨,用恩德來回報恩德。 |
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 |
鑠金:熔化金屬;積毀:積累的毀謗;銷骨:熔化骨頭。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,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。 |
諸如此類 |
許多像這種類型的。指與上述同類的。諸:一些;許多;如:像。 |
無所畏懼 |
畏懼:害怕。沒有什么可害怕的。形容什么也不怕。 |
亡魂失魄 |
魂、魄: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,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。形容驚慌憂慮、心神不定、行動失常的樣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