糾繩

詞語解釋
糾繩[ jiū shéng ]
⒈ ?亦作“糾繩”。
⒉ ?督察糾正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糺繩”。督察糾正。
引《魏書·高恭之傳》:“自頃以私鑄薄濫,官司糾繩,掛網非一。”
唐 司空圖 《成均諷》:“掖庭絃吹,先罷賞於材人;司隸糾繩,次申嚴於權右。”
前蜀 杜光庭 《莫庭乂本命醮詞》:“南天司祿算之文,北斗統糺繩之目。”
清 秋瑾 《<中國女報>發刊辭》:“茍無以鞭策之,糾繩之,吾恐無方針之行駛,將旋於巨浪盤渦中以沉溺也。”
國語辭典
糾繩[ jiū shéng ]
⒈ ?糾舉懲處。
引《梁書·卷二五·徐勉傳》:「請自今士庶宜悉依古,三日大斂,如有不奉,加以糾繩。」
《隋書·卷三八·劉昉傳》:「何乃規曲糱之潤,競錐刀之末,身昵酒徒,家為逋藪?若不糾繩,何以肅厲!」
分字解釋
※ "糾繩"的意思解釋、糾繩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相關詞語
- shéng yī jiè bǎi繩一戒百
- jiū zhèng糾正
- shéng tào繩套
- shéng qì繩契
- shéng zhú繩逐
- jì jì mǐn mǐn繼繼繩繩
- gōu shéng鉤繩
- jiū jiū糾糾
- jiū fēn糾紛
- xián shéng咸繩
- xióng jiū jiū雄糾糾
- yǐn shéng引繩
- yì jiū邑糾
- shéng lǚ繩履
- shéng jù繩屨
- jiū cuò糾錯
- zhòng shéng中繩
- jiū jié糾結
- jiū shéng糾繩
- jiū shéng糾繩
- shéng kòng繩鞚
- zōng shéng棕繩
- jiū chá糾察
- jiū gé糾葛
- biàn shéng辮繩
- hú shéng胡繩
- shéng wén繩紋
- shéng yuē繩約
- bó jīng shéng箔經繩
- shéng dài繩帶
- shéng mù繩木
- lǚ shéng履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