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之空言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指寄托所懷于文詞議論。
出處漢 趙岐《〈孟子〉題辭》:“仲尼有云:‘我欲托之空言,不如載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。’”按《史記 太史公自序》作“載之空言”。司馬貞索隱:“案:孔子之言見《春秋緯》,太史公引之以成說也。空言謂褒貶是非也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tuō zhī kōng yán
注音ㄊㄨㄛ ㄓ ㄎㄨㄥ 一ㄢˊ
繁體託之空言
感情托之空言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用于處事。
近義詞托于空言、托諸空言
英語blow bubbles(pay lip service to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嘴里牙多(意思解釋)
- 心有余而力不足(意思解釋)
- 星霜屢移(意思解釋)
- 取長補短(意思解釋)
- 損人不利己(意思解釋)
- 自強不息(意思解釋)
- 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(意思解釋)
- 一干二凈(意思解釋)
- 庖丁解牛(意思解釋)
- 語短情長(意思解釋)
- 塵外孤標(意思解釋)
- 雷霆萬鈞(意思解釋)
- 令人作嘔(意思解釋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釋)
- 心服口服(意思解釋)
- 洗耳恭聽(意思解釋)
- 脫口而出(意思解釋)
- 爭分奪秒(意思解釋)
- 經國之才(意思解釋)
- 倒載干戈(意思解釋)
- 阿時趨俗(意思解釋)
- 一棍子打死(意思解釋)
- 出神入化(意思解釋)
- 經緯萬端(意思解釋)
- 爾虞我詐(意思解釋)
- 解甲休兵(意思解釋)
- 奪其談經(意思解釋)
- 黃卷幼婦(意思解釋)
※ 托之空言的意思解釋、托之空言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滿滿當當 | 形容很滿的樣子。 |
經邦論道 | 指治理國家,談論治國之道。比喻位居高層 |
亦復如是 | 復:又,再。也是這樣。 |
靡所底止 | 謂沒有止境。 |
窮家富路 | 指居家應節(jié)儉,出門則要多帶盤纏,免遭困窘。 |
天之驕子 | 驕子:寵兒。老天爺?shù)膶檭骸h朝人因匈奴極為強盛而稱之為“天之驕子”;意即匈奴為天所驕寵。現(xiàn)指條件極其優(yōu)越;特別幸運的人。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貢獻的人。 |
不分青紅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 |
故步不離 | 故步:舊的步法。比喻因循守舊,安于現(xiàn)狀,不求上進。 |
舉賢任能 | 舉:推薦,選拔。舉薦賢者,任用能人。 |
飲水思源 | 喝水時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 |
漫不經心 | 漫:隨便;不受約束;經心:在意;留心。說話辦事不用心考慮;隨隨便便;不在乎。 |
大開方便之門 | 給予極大的方便。 |
異寶奇珍 | 珍異難得的寶物。 |
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熟練了;就能找到竅門。 |
坐觀垂釣者,徒有羨魚情 | 徒:空;羨:羨慕。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,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。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。 |
空話連篇 | 連篇:整篇。整篇都是空話,缺乏具體內容。 |
超然物外 | 超然:脫離;不介入;物:客觀世界。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對現(xiàn)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不合時宜 | 時宜:當時的需要或時尚。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。 |
冒失鬼 | 言語、舉動魯莽、輕率的人。 |
橫拖倒扯 | 猶橫拖倒拽。 |
有緣千里來相會,無緣對面不相逢 | 緣:緣分。有緣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,也會相聚在一起。沒有緣分的人即使面對面走過,也聚不到一塊。 |
朝升暮合 | 零碎賣米。形容生活困難。 |
一目十行 | 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書非常快。 |
一棍子打死 |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。 |
煙消云散 | 消:消失;散:散去。像煙霧和云氣一樣消散。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。也作“云消霧散”。 |
成己成物 | 自身有所成就,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。 |
解甲歸田 | 解:脫下;甲:鎧甲。脫掉軍裝;回家種地。 |
援筆立就 | 一拿起筆瞬間就完成一篇文章。形容人文思敏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