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意洋洋的成語故事

拼音dé yì yáng yáng
基本解釋洋洋:得意的樣子。形容稱心如意、沾沾自喜的樣子。
出處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管晏列傳》:“意氣揚揚,甚自得也。”
得意洋洋的典故
春秋時期,齊國三朝相國晏嬰身居高位,但行事沉穩,十分謙恭,而他的車夫卻認為自己能替相國駕車十分得意揚揚。車夫的妻子見了就告誡車夫,應該向晏嬰學習,車夫從此變得很謙遜起來,晏嬰認為他知錯必改表現很好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得意洋洋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狼號鬼哭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58回:“況且寶玉才好了些,連我們也不敢說話,你反打的人狼號鬼哭的!” |
苦盡甘來 | 元 關漢卿《蝴蝶夢》第四折:“受徹了牢獄災,今日個苦盡甘來。” |
自己人 | 錢鐘書《圍城》:“自己人之間,什么臭架子、壞脾氣都行;笑容愈親密,禮貌愈周到,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。” |
命中注定 |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:“這是我命中注定,該做他家的女婿。” |
辭簡意足 | 元·白珽《湛園靜語·葉水心》:“如此數卷,辭簡意足,一坐駭然。” |
躡手躡腳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九回:“周瑞家的會意,忙著躡手躡腳的往東邊屋里來,只見奶奶拍著大姐兒睡覺呢。” |
不攻自破 | 唐 顧德章《上中書門下及禮院詳議東都太廟修廢狀》:“是有都立廟之言,不攻而自破矣。” |
民不畏死 | 《老子》第七十四章:“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懼之。” |
敷衍了事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14回:“不但上憲跟前兄弟無以交代,就連著老哥們也不好看,好像我們敷衍了事,不肯出力似的。” |
本末倒置 | 金 無名氏《綏德州新學記》:“而牧之者當奉教化宣之于民……然非知治之番,則亦未嘗不本末倒置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