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過自新的成語故事

拼音gǎi guò zì xīn
基本解釋改正錯誤;重新做起。
出處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孝文本紀》:“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,刑者不可復屬,雖復欲改過自新,其道無由也?!?/p>
淳于意是西漢初年的名醫,作過齊國都城管理糧倉的長官,又稱太倉公。他年輕時就喜好醫術。漢高后八年(公元前180年),向同郡元里的公乘陽慶拜師學習醫術。這時陽慶已七十多歲,就把自己掌握的秘方全給了他,并傳授給他黃帝、扁鵲的脈書,和觀察面部不同顏色來診病的方法,使他預先知道病人的生死,決斷疑難病癥。學了三年之后,為人治病,預斷死生,多能應驗。然而他卻到處交游,不常在家,有時不肯為別人治病,因此許多病家怨恨他。 漢文帝四年(公元前176年),有人上書朝廷控告他,根據刑律罪狀,要押解到長安去。淳于意有五個女兒,跟在后面哭泣。他發怒而罵道:“生孩子不生男孩,到緊要關頭就沒有可用的人!”最小的女兒緹縈聽了父親的話很感傷,就跟隨父親西行到了長安。 她上書朝廷說:“我父親是朝廷的官吏,齊國人民都稱贊他的廉潔公正,現在犯法被判刑。我非常痛心處死的人不能再生,而受刑致殘的人也不能再復原,即使想改過自新,也無路可行,最終不能如愿。我情愿自己入官府做奴婢,來贖父親的罪,使父親能有改過自新的機會。” 漢文帝看了緹縈的上書,悲憫她的心意,于是赦免了淳于意,并在這一年廢除了肉刑。
改過自新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改過自新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倒栽蔥 |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33回:“照脊梁一拳,打個不提備,跌了一個倒栽蔥,把一個小孩子也丟在路邊啼哭。” |
上氣不接下氣 | 清·無垢道人《八仙全傳》第七回:“一霎時漂流數百里外,直把一個好義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氣不接下氣?!?/td> |
高屋建瓴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高祖本紀》:“地勢便利,其以下兵于諸侯,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。” |
習非成是 | 西漢 揚雄《法言 學行》:“習乎習,以習非之勝是,況習是之勝非乎?” |
滿腹經綸 | 明 馮惟敏《海浮山堂詞稿 商調集賢賓 題春園 浪里束煞》:“論英雄何必老林泉?滿腹經綸須大展,休負了蒼生之愿?!?/td> |
今來古往 | 唐·崔玨《道林寺》詩:“今來古往人滿地,勞生未了歸丘墟。” |
沒里沒外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56回:“若一味只管沒里沒外,不與大人爭光,憑他生的怎樣,也是該打死的。” |
不費吹灰之力 | 清 劉鶚《老殘游記》第17回:“他因聽見老殘一封書去,撫臺便這樣的信從,若替他辦那事,自不費吹灰之力?!?/td> |
姹紫嫣紅 | 明 湯顯祖《牡丹亭 驚夢》:“原來姹紫嫣紅開遍,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?!?/td> |
危急關頭 | 王朔《一半是火焰,一半是海水》:“我對她也很好,一方面是感激她在危急關頭毫不猶豫地站在我一邊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