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代楷模的成語故事

拼音yī dài kǎi mó
基本解釋一個時代的模范人物。
出處《舊唐書·李靖傳》:“朕今非直成公雅志,欲以公為一代楷模。”
一代楷模的典故
隋朝末年,隋場帝窮兵默武驕奢淫意。好大喜功,先是開鑿大運河,后來幾次興兵東征,大舉侵略朝鮮。全國的青壯男子大多數被抽調修河、當兵。土地無人耕種,苛捐雜稅年年增加,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,天下即將大亂。
當時正在山西馬邑作地方官的李靖,對國家形勢的嚴峻形勢有著清醒地認識。李靖不希望天下大亂,他來到京城,面見執掌軍政大權的越國公楊素,打算說服楊素,拿出辦法,穩定政局。交談之后,李靖深感失望,立即辭去官職。回家深入研究兵書戰策。
李靖的舅父韓擒虎,是隋朝的開國名將,對《孫子兵法》很有研究,經常與李靖在一起談論心得體會。每次暢談之后,韓擒虎都十分慨嘆,稱贊李靖的看法。
不久,楊素病死,他的兒子楊玄感舉兵造反。接著,全國各地農民紛紛起義,李靖來到太原,幫助唐高祖李淵統一天下。
后來唐太宗李世民即位,李靖由刑部尚書調任兵部尚書。當時西北的少數民族突厥和吐谷渾經常襲擾邊境,搶劫牛馬,屠殺百姓,成為唐朝的邊患。唐太宗平定天下之后,立即任命李靖為行軍總管,率兵北征,徹底解除西北邊疆的威脅。一次,李靖僅率三千鐵騎,出奇制勝,將突厥逐出境外,而后李靖為平定邊患,經常統兵在外,大小百余戰,立下赫赫戰功,升為尚書仆射。
李靖看到天下基本平定,估計以后不會有大規模征戰,覺得自己是員武將,在朝廷已經不會有太大作為,決定辭去職務,告老還鄉。
一次,唐太宗派李靖到各地察訪民情,李靖推辭說:“我年齡有些老了,只怕辜負陛下的信任,還是派別人去更好些。”
李靖回到家把他的想法詳細寫進了奏章,送給唐太宗。
唐太宗看了李靖的奏章,覺得措辭十分得體,態度非常懇切,內心很感動,立即同意了。第二天,派中書侍郎向李靖傳達他的旨意,說:“我看從古至今,作了大官而能知足的人太少了,不論聰明人或庸俗的人差不多都不能自知。有些人本來沒什么才能,還留戀權勢,不肯辭官,還有人生病,根本不能辦事,仍然占據高位。我同意你辭官,不僅成全你的志向,更重要的是想把你樹為一代楷模,讓人們學習。”
李靖辭官以后,把平生用兵心得寫成一部《李衛公兵法》,可惜后來失傳了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一代楷模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痛痛快快 | 清·劉鶚《老殘游記續集遺稿》第一回:“依我看來,泰山是五岳之一,既然來到此地,索興痛痛快快的逛一下子。” |
舉棋若定 | 朱德《十月戰景》詩:“戰事從來似弈棋,舉棋若定自無悲。” |
龍飛鳳舞 | 宋 蘇軾《表忠觀碑》:“天目之山,苕水出焉,龍飛鳳舞,萃于臨安。” |
百川歸海 | 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氾論訓》:“百川異源,而皆歸于海;百家殊業而皆務于治。” |
斗唇合舌 | 南唐·劉崇遠《金華子雜編》卷上:“韓三十五老大漢向同年覓得一副使,而更學斗唇合舌。” |
春風風人 | 漢 劉向《說苑 貴德》:“管仲上車曰:‘嗟茲乎,我窮必矣!吾不能以春風風人,吾不能以夏雨雨人,吾窮必矣。’” |
舉賢任能 | 《禮記 大傳》:“三曰舉賢,四曰使能。” |
流離顛沛 | 宋 洪邁《容齋續筆 杜老不忘君》:“前輩謂杜少陵當流離顛沛之際,一飯未嘗忘君。” |
沒里沒外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56回:“若一味只管沒里沒外,不與大人爭光,憑他生的怎樣,也是該打死的。” |
唯物主義 | 毛澤東《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沒有同這些反面的東西作過斗爭,你那個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不鞏固的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