亂臣賊子的成語故事

拼音luàn chén zéi zǐ
基本解釋舊時指不忠君主;不守臣道;作風反叛的大臣。后指破壞國家統一;損害人民利益的惡人。也作“逆子賊臣”。
出處先秦 孟軻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孔子成《春秋》,而亂臣賊子懼。”
亂臣賊子的典故
春秋時期,魯國政權被季孫氏、孟孫氏和叔孫氏三家控制,魯定公成為一個傀儡,他聽說孔子主張“君臣綱常”,召見孔子說他最恨季氏等亂臣賊子。孔子分析魯國的內憂外患,建議他外聯齊國,內部重振君威,制定了一系列措施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亂臣賊子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嘴里牙多 | 馬力《黑牡丹》:“算啦算啦!你嘴里牙多,我說不過你。” |
澆風薄俗 | 唐 陳黯《辯謀》:“得之則逸身豐家,不得則嫉時怨命,噫,此真澆風薄俗者之心也。” |
邇安遠至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子路》:“葉公問政,子曰:‘近者說,遠者來。’” |
一軌同風 | 《晉書 苻堅載記上》:“一軌九州,同風天下。” |
一夕一朝 | 《朱子語類》卷十三:“所以圣人垂戎謂:臣弒父,非一夕一朝之故,其所由來者漸矣。” |
超俗絕世 | 漢·趙壹《非草書》:“夫杜崔張之,皆有超俗絕世之才,博學余暇游手于斯。” |
野心勃勃 | 清 陳天華《獅子吼》:“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,就想把世界各國盡歸他的字下。” |
綽有余裕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下》:“我無官守,我無言責也,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余裕哉?” |
柳暗花明又一村 | 宋 陸游《游山西村》詩:“山重水復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 |
掉以輕心 | 唐 柳宗元《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》:“故吾每為文章,未嘗敢以輕心掉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