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成不變的成語故事

拼音yī chéng bù biàn
基本解釋成:制定;形成。一經(jīng)形成;永不改變。指守舊不變或固守陳法。
出處西漢 戴圣《禮記 王制》:“刑者,侀也。侀者,成也,一成而不可變,故君子盡心焉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一成不變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一成不變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春風(fēng)化雨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盡心上》:“有如時雨化之者。” |
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 | 春秋·齊·管仲《管子·版法解》:“度恕者,度之于己也。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。” |
止沸益薪 | 明·李贄《為黃安二上人書》之三:“對高潔人談高潔,已為止沸益薪,況高潔十倍哉!” |
以身試法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王尊傳》:“明慎所職,毋以身試法。” |
拋磚引玉 |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:“時有一僧便出,禮拜,師曰:‘比來拋磚引玉,卻引得個墜子。’” |
春山如笑 | 宋·郭熙《林泉高致·山水訓(xùn)》:“春山澹冶而如笑,夏山蒼翠而如滴,秋山明凈而如妝,冬山慘淡而如睡。” |
歸馬放牛 | 《尚書 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歸馬于華山之陽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 |
吳頭楚尾 | 宋·王象之《輿地紀(jì)勝》:“《職方乘序》:‘吳頭楚尾。’” |
室邇?nèi)诉b | 宋·蘇軾《次韻劉貢父所和憶持國》:“顏紅底事發(fā)先白,室邇何妨人自遙。” |
三個臭皮匠,合成一個諸葛亮 | 毛澤東《組織起來》:“三個臭皮匠,合成一個諸葛亮,這就是說,群眾有偉大的創(chuàng)造力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