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公說法,頑石點頭的成語故事

拼音shēng gōng shuō fǎ,wán shí diǎn tóu
基本解釋傳說晉朝和尚道生法師對著石頭講經(jīng),石頭都點頭了。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,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。
出處晉·無名氏《蓮社高賢傳·道生法師》:“竺道生入虎丘山,聚石為徒,講《涅槃經(jīng)》……群石皆為點頭。”
生公說法,頑石點頭的典故
晉末高僧竺道生15歲就登壇講法,20歲上廬山講授佛法,成為江南的佛學大師,他潛心研究剛傳入中國的《涅槃經(jīng)》,參悟到其中的奧妙,得出“人人皆可成佛”的理論推斷,因此被逐出廬山,他流浪到蘇州虎丘山講法,頑石都為之點頭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生公說法,頑石點頭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難以置信 | 馬克·吐溫《競選州長》:“當真把我的名字牽連到這個不名譽的嫌疑上面,一時實在令人難以置信。” |
舊地重游 |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一章:“廣州,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,我是住過三個多月的,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舊地重游了。” |
炙手可熱 | 唐 杜甫《麗人行》:“炙手可熱勢絕倫,慎莫近前丞相嗔。” |
明知故問 |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:“見他這番光景,明知故問道:‘先生為著何事傷心呢?” |
當機立斷 | 漢 陳琳《答東阿王箋》:“秉青萍干將之器,拂鐘無聲,應機立斷。” |
壞法亂紀 | 西漢 戴圣《禮記 禮運》:“故天子適諸侯,必舍其祖廟,而不以禮籍入,是謂天子壞法亂紀。” |
牝雞司晨 | 《尚書 牧誓》:“牝雞無晨。牝雞之晨,惟家之索。” |
官僚主義 | 毛澤東《必須注意經(jīng)濟工作》:“第二,動員群眾的方式,不應該是官僚主義的。” |
多情善感 | 唐·陸龜蒙《自遣詩三十首》:“多情善感自難忘,只有風流共古長。” |
穩(wěn)操勝券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平原君傳》:“且虞卿操其兩權,事成,操右券以責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