驕兵必敗的成語故事

拼音jiāo bīng bì bài
基本解釋驕兵:恃強輕敵的軍隊。恃強輕敵的軍隊必定失敗。
出處東漢 班固《漢書 魏相傳》:“恃國家之大,矜民人之眾,欲見威于敵者,謂之驕兵,兵驕者滅。”
驕兵必敗的典故
西漢時期,漢宣帝劉洵派鄭吉率軍攻打匈奴,并在車師附近屯田與駐軍。匈奴舉兵反擊。漢宣帝召集群臣商議,丞相魏相不主張增兵,仗著國大人多就會成為驕橫的軍隊,軍隊驕橫必定滅亡。漢宣帝決定不再派兵攻打匈奴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驕兵必敗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及時應令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一回:“又忙著替孫子做了一套及時應令的棉袍褂,預備開賀的那一天好穿了陪客。” |
不過爾爾 | 清 沈復《浮生六記 浪游記快》:“其紅門局之梅花,姑姑廟之鐵樹,不過爾爾。” |
取長補短 | 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絕長補短,將五十里也,猶可以為善國。” |
易子而教 | |
雪兆豐年 | 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三回:“古人云:‘雪兆豐年’。” |
安安靜靜 | 清 吳璿《飛龍全傳》第45回:“只見匡胤睡在床上,安安靜靜,那頂門內透出一條赤色真龍。” |
視微知著 | |
鳳毛麟角 | 明 何良俊《四友齋叢說 文》:“康對山之文,天下慕向之,如鳳毛麟角。” |
空谷傳聲 | 南朝 梁 蕭衍《凈業賦》:“若空谷之應聲,似游形之有影。” |
成竹在胸 | 宋 蘇軾《文與可畫筼簹谷偃竹記》:“故畫竹,必先得成竹于胸中,執筆熟視,乃見其所欲畫者,急起從之,振筆直遂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