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成語故事

拼音jīn zhāo yǒu jiǔ jīn zhāo zuì
基本解釋比喻過一天算一天。也形容人只顧眼前,沒有長遠打算。
出處唐 權審《絕句》詩:“今朝有酒今朝醉,明日愁來明日愁。”
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典故
唐朝時期,詩人羅隱從小勤奮好學,才識過人,他胸懷大志要報效國家,可是兩次考進士都名落孫山。他從此消沉下去,不再追逐功名,回浙江余杭隱居,他作《自遣》詩來安慰自己:“今朝有酒今朝醉,明日愁來明日愁。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今朝有酒今朝醉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所作所為 | 明 李贄《答周西巖書》:“我不識渠半生以前所作所為,皆是誰主張乎?” |
順口溜 | 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六章:“群眾中廣泛流傳的幾句順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勢:上面放,下面望,中間有些頂門杠!” |
筋疲力竭 | 唐 元稹《有酒》詩:“精衛銜蘆塞海溢,枯魚噴沫救池燔。筋疲力竭波更大,鰭焦甲裂身已干。” |
一塌糊涂 | 清 曾樸《孽海花》:“與其顧惜場面,硬充好漢,到臨了弄的一塌糊涂,還不如一老一實,揭破真情,自尋生路。” |
香草美人 | 漢·王逸《離騷序》:“《離騷》之文,依《詩》取興,引類譬諭,故善鳥、香草、以配忠貞,……靈修、美人,以譬于君。” |
烏合之眾 | 管仲《管子》:“烏合之眾,初雖有歡,后必相吐,雖善不親也。” |
斗唇合舌 | 南唐·劉崇遠《金華子雜編》卷上:“韓三十五老大漢向同年覓得一副使,而更學斗唇合舌。” |
趕盡殺絕 | 明 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:“黃天祿上馬,提槍出營,見余化曰:‘匹夫趕盡殺絕,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祿!’” |
陳言務去 | 唐 韓愈《答李翊書》:“惟陳言之務去,戛戛乎其難哉!” |
志在千里 | 三國魏·曹操《步出夏門行·神龜雖壽》: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