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花亂墜的成語故事

拼音tiāo huā luàn zhuì
基本解釋從天上落下許多花朵。比喻說話漂亮動聽而不切合實際或用甜言蜜語騙人。也用來形容雪花紛紛飄落。
出處《法華經 序品》:“爾時世尊,四眾圍繞,供養恭敬尊重贊嘆,為諸菩薩說大乘經……是時天雨曼陀羅華、摩訶曼陀羅華、曼殊沙華、摩訶曼殊沙華,而散佛上及諸大眾。”
天花亂墜的典故
兩晉南北朝時佛教盛行,全國有寺廟3萬多所,僧尼200多萬。
南朝的梁武帝帶頭求神拜佛,在全國大建寺廟。他曾經三次舍身同泰寺,他還聘請古印度僧人波羅末到中國講經。波羅末翻譯了不少印度佛經,并培養了許多中國弟子。有了經書,講經的風氣更加興盛。為了宣傳民眾,佛教徒編了許許多多講經的傳說。其中一則是:云光法師講經,感動了上天,天上的鮮花紛紛墜落。
后來,佛教在中國分成許多宗派,影響最大的是“禪宗”。宋真宗時,道原和尚編了一本《景德傳燈錄》,記載了禪宗師徒的故事。書中講到對佛意要真正領會,反對“講得天花亂墜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天花亂墜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功虧一簣 | 《尚書 旅獒》:“為山九仞,功虧一簣。” |
奉命惟謹 | 明 李東陽《先考贈少傅府君誥命碑陰記》:“東陽皆奉命惟謹。” |
堅強不屈 | 荀況《荀子 法行》:“堅剛而不屈,義也。” |
甕中之鱉 | 明 馮夢龍《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》:“孫富視十娘已為甕中之鱉,即命家童送那描金文具,安放在船頭之上。” |
過了這個村,沒這個店 |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13回:“這是送上門的。你老人家休錯這主意,過這村,就沒這店了。” |
處之泰然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雍也》:“子曰:‘賢哉!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。”宋 朱熹注:“顏子之貧如此,而處之泰然,不以害其樂。” |
春風風人 | 漢 劉向《說苑 貴德》:“管仲上車曰:‘嗟茲乎,我窮必矣!吾不能以春風風人,吾不能以夏雨雨人,吾窮必矣。’” |
孜孜以求 | 孫犁《蕓齋瑣談》:“因為他那種孜孜以求、有根有據、博大精深的治學方法,也為人所熟知了。” |
野沒遺賢 |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20卷:“那爺爺圣武神文,英明仁孝,真個朝無幸位,野沒遺賢。” |
到此為止 | 陳忠實《白鹿原》第16章:“兆海痛苦地嘆口氣:‘完了。到此為止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