廟堂之量的成語故事

拼音miào táng zhī liàng
基本解釋廟堂:帝王之宗廟,比喻宏大。形容人的氣量大,遇事沉著冷靜。
出處唐·房玄齡《晉書·謝安傳》:“謝有廟堂之量。”
廟堂之量的典故
東晉時期,氏族人苻堅率領百萬大軍向東晉王朝發起進攻。謝安奉命率8萬大軍迎戰,他指揮有方,經常大勝苻堅。一次他同客人下棋,謝玄拿著前方捷報給謝安。謝安看后默不做聲,下完棋后才對客人說捷報,客人稱他有廟堂之量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廟堂之量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干凈利落 | 趙樹理《李家莊的變遷》:“不是老人家,誰能做這樣干凈利落?” |
混淆是非 | 清 陶曾佑《論文學之勢力及其關系》:“錮蔽見聞,淆混是非。” |
高聳入云 | 劉伯承《回憶長征》:“翻越了高聳入云的雪山,跋涉了渺無人煙的草原。” |
為民請命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淮陰侯列傳》:“因民之欲,西向為百姓請命,則天下風走而響應矣,孰敢不聽!” |
掃地出門 | 清 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84回:“有七八年的,也有三四年的,也有昨年的,也還有幾次利息還過的。要是清白掃地出門,總得兩千兩。” |
長江后浪推前浪 | 元 王子一《誤入桃源》第二折:“水呵抵多少長江后浪推前浪,花呵早則一片西飛一片東,歲月匆匆。 |
綽有余裕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下》:“我無官守,我無言責也,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余裕哉?” |
說一不二 |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40回:“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還有個東閃西挪,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卻是從來說一不二。” |
費盡心機 | 宋 戴復古《石屏集 論詩絕句》:“有時勿得驚人句,費盡心機做不成。” |
玩世不恭 | 明 李開先《雪蓑道人傳》:“醉后高歌起舞,更有風韻,只是玩世不恭,人難親近耳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