豐干饒舌的成語故事

拼音fēng gān ráo shé
基本解釋豐干:也作封干,唐代僧人名;饒舌:多嘴。不愛說話的人也會多嘴。
出處《宋高僧傳》第19卷:“二僧笑道:‘豐干饒舌。’”
豐干饒舌的典故
唐代僧人豐干原來在天臺山國清寺常干舂米等雜活,有人問話,只答“隨時”二字,不說別的。后來行化到京城。閭丘胤要到臺州作太守,就問臺州有何賢達?豐干要他到任記住去拜謁文殊。閭丘胤到任后去國清寺,見到寒山、拾得,二僧笑道:豐干饒舌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豐干饒舌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妄自尊大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馬援傳》:“子陽井底蛙耳,而妄自尊大,不如專意東方。” |
滿天星斗 | 唐 杜牧《華清宮三十韻》:“雷霆馳號令,星斗煥文章。” |
空穴來風 | 戰國 楚 宋玉《風賦》:“臣聞于師:‘枳句來巢,空穴來風。’” |
臭名遠揚 | 《宋書 劉義真傳》:“案車騎將軍義真,兇惡之性,爰自稚弱,咸陽之酷,臭聲遠播。” |
舉賢任能 | 《禮記 大傳》:“三曰舉賢,四曰使能。” |
百無一是 | 宋·袁采《袁氏世范》:“至于百無一是,且朝夕以此相臨,極為難處。” |
飛檐走壁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26回:“這個人本來是一個飛檐走壁的賊。” |
光前啟后 | 明·王九思《繡停針·壽康對山太史》套曲:“名已就,子亦有。鳳毛麟角,光前啟后。” |
十惡不赦 | 元 關漢卿《竇娥冤》第四折:“這藥死公公的罪名,犯在十惡不赦。” |
螓首蛾眉 | 《詩經 衛風 碩人》:“螓首蛾眉,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