繩愆糾謬的成語故事

拼音shéng qiān jiū miù
基本解釋繩:糾正;愆:過失;謬:錯誤。指糾正過失。
出處《尚書 冏命》:“繩愆糾謬,格其非心,俾克紹先烈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繩愆糾謬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繩愆糾謬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金不換 | 京劇《粉妝樓》第六本:“常言道:敗子回頭金不換。” |
富貴不淫,威武不屈 | 清·方亨咸《邵村雜記·武風子傳》:“其有道者歟?不然,何富貴不淫,威武不屈耶?” |
溝滿壕平 | 李云德《沸騰的群山》:“溝滿壕平,平地上的雪有三尺多深,寒氣逼人,滴水成冰。” |
志滿意得 | 宋 陸九淵《與劉伯協書》:“當無道時,小人在位,君子在野,小人志得意滿,君子阨窮禍患,甚者在囹圄,伏刀鋸、投荒裔。” |
心灰意冷 | 清 梁啟超《湖南時務學堂學約》:“非有堅定之力,則一經挫折,心灰意冷。” |
浪費筆墨 | 老舍《多鼠齋雜談》:“他便也只會忌妒,而一天到晚浪費筆墨,攻擊別人,且自鳴得意。” |
生龍活虎 | 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95卷:“只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,更把捉不得。” |
以身試法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王尊傳》:“明慎所職,毋以身試法。” |
同心合力 | 《書·泰誓中》:“予有亂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 |
反治其身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