蒹葭玉樹的成語故事

拼音jiān jiā yù shù
基本解釋蒹葭:價值低微的水草,比喻微賤。表示地位低的人依附地位高的人。
出處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容止》:“魏明帝使后弟毛曾與夏侯玄并坐,時人謂‘蒹葭倚玉樹’。”
蒹葭玉樹的典故
三國時期,黃門侍郎夏侯玄一表人才,有玉人之稱。他自視甚高,很有傲氣。駙馬都尉毛曾相貌丑陋,令人生厭,他憑著自己的姐姐是皇后經常找機會接近夏侯玄,他們坐在一起人稱為蒹葭倚玉樹,夏侯玄十分不滿,魏明帝因此而降他的職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蒹葭玉樹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吠影吠聲 | 清 梁啟超《管子傳》第一章:“而后之陋儒,并孟子之所以自信者而亦無之,乃反吠影吠聲。” |
金不換 | 京劇《粉妝樓》第六本:“常言道:敗子回頭金不換。” |
胸無大志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36章:“至于回、革等人,實系凡庸之輩,胸無大志,三年來觀望風色,動搖不前。” |
嚴陣以待 | 宋 司馬光《資治通鑒 漢光武帝建武三年》:“甲辰,帝親勒六軍,嚴陣以待之。” |
筋疲力竭 | 唐 元稹《有酒》詩:“精衛銜蘆塞海溢,枯魚噴沫救池燔。筋疲力竭波更大,鰭焦甲裂身已干。” |
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 | 謝覺哉《關于獨立思考》:“至于全體的事,不管好處多大,總是‘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’。” |
生龍活虎 | 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95卷:“只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,更把捉不得。” |
學而時習之 | 《論語·學而》:“子曰:‘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!” |
花拳繡腿 | 清·錢彩《說岳全傳》第69回:“只見張國乾縛得花拳繡腿,戚光祖、戚繼祖兩個教師在后面跟著,走上臺來,兩邊坐定。” |
離弦走板 | 浩然《艷陽天》第12章:“您哪,也當過解放軍呀,花一點,也不能算是離弦走板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