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鬼蛇神的成語故事

拼音niú guǐ shé shén
基本解釋牛頭的鬼;蛇身的神。原形容李賀詩的想象奇特、虛幻怪誕。后多用于比喻形形色色的壞人。
出處唐 杜牧《李賀詩序》:“牛鬼蛇神,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。”
牛鬼蛇神的典故
唐朝時期,多才而短命的詩人李賀留下不少著名的詩篇,例如“雄雞一唱天下白”、“黑云壓城城欲摧”等名句,至今被人傳誦,詩人杜牧還專門給他寫《李賀詩序》,評價他的詩為:“鯨呿鰲擲,牛鬼蛇神,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。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牛鬼蛇神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皆大歡喜 | 《金剛經 應化非真分》:“聞佛所說,皆大歡喜,信受奉行。” |
將在軍,君命有所不受 |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臣既已受命為將,將在軍,君命有所不受。” |
不過爾爾 | 清 沈復《浮生六記 浪游記快》:“其紅門局之梅花,姑姑廟之鐵樹,不過爾爾。” |
老奸巨猾 | 《宋史·食貨志上》:“老奸巨猾;匿身州縣;舞法擾民;蓋甚至前日。” |
物盡其用 | 馬烽《典型事例》:“這倒是人盡其才,物盡其用,兩全其美。” |
背腹受敵 | 《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》:“吾無水戰之具,而使淮兵斷正陽浮橋,則我背腹受敵。” |
秋水伊人 | 《詩經 秦風 蒹葭》:“蒹葭蒼蒼,白露為霜;所謂伊人,在水一方。” |
普天同慶 |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》:“皇子誕育,普天同慶,臣無勛焉,百猥頒厚賚。” |
蠢蠢欲動 | 南朝 宋 劉敬叔《異苑 句容水脈》:“掘得一黑物,無有首尾,形如數百斛舡,長數十丈,蠢蠢而動。” |
壓歲錢 |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:“兩府男婦小廝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禮畢,散押歲錢、荷包、金銀錁,擺上合歡宴來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