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髓伐毛的成語故事

拼音xǐ suǐ fá máo
基本解釋清洗骨髓,削除毛發。比喻徹底滌除自身的污穢。有脫胎換骨的意思。
出處明 程登吉《幼學瓊林 身體》:“漢張良躡足附耳,東方朔洗髓伐毛。”
洗髓伐毛的典故
西漢時期,東方朔說他認識一個仙人叫黃眉翁,三千年洗一次骨髓,兩千年剝一次皮換一次毛,現在已經有九千多歲了,已經洗了三次骨髓,伐了五次皮毛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洗髓伐毛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自拔來歸 | 《新唐書 李勣傳》:“三年,自拔來歸,從秦王伐東都,戰有功。” |
一擁而上 | 錢鐘書《圍城》:“每人手提只小箱子,在人堆里等車,時時刻刻鼓勵自己,不要畏縮,第一輛新車來了,大家一擁而上。” |
仰屋著書 | 《梁書·南平元襄王偉傳》:“下官歷觀世人,多有不好歡樂,乃仰眠床上,看屋梁而著書。千秋萬歲,誰傳此者。” |
拋磚引玉 |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:“時有一僧便出,禮拜,師曰:‘比來拋磚引玉,卻引得個墜子。’” |
喔咿儒睨 | 戰國 楚 屈原《卜居》:“栗斯,喔咿儒睨以事婦人乎?” |
進道若退 | 《老子》:“明道若昧,進道若退。” |
生死有命 | 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對俗》:“生死有命,修短素定,非彼藥物,所能損益。” |
敗俗傷風 | 參見“敗俗傷化”。 |
目眩心花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17卷:“任道元抬頭起來看見,驚得目眩心花,魂不附體。” |
不置可否 | 宋 汪藻《浮溪集》:“惟恐失人主之意,于政事無所可否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