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眼不識泰山的成語故事

拼音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
基本解釋泰山:我國的名山;在山東省境內。有眼睛;卻不認得地位很高或本領很大的著名人物。
出處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二回:“師父如此高強,必是個教頭,小兒'有眼不識泰山'?!?/p>
宋朝時期,東京禁軍拳棒教頭王進的父親王升曾經棒打小流氓高俅。10年后高俅官至殿帥府太尉,直接管轄王進。高俅為報一棒之仇把王進抓來打一頓。王進連夜攜全家逃到史家莊,史進有眼不識泰山,還是史父識英雄,讓史進拜王進為師。
有眼不識泰山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有眼不識泰山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長命富貴 | 《舊唐書 姚崇傳》:“經云:‘求長命得長命,求富貴得富貴。’” |
誅求無度 | 《舊唐書·于頔傳》:“擅興全師,僭為正樂,侵辱中使,擅止制囚,殺戮不辜,誅求無度,臣故定謚為厲?!?/td> |
視微知著 | |
臨危受命 | 三國 蜀 諸葛亮《前出師表》:“受任于敗軍之際,奉命于危難之間?!?/td> |
快心滿志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6回:“只圖一時快心滿志,不管犯世途萬種危機?!?/td> |
知其不可而為之 | 《論語·憲問》:“子路宿于石門。晨門曰:‘奚自?’子路曰:‘自孔氏?!唬骸侵洳豢啥鵀橹吲c?’” |
十羊九牧 | 《隋書 楊尚希傳》:“所謂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?!?/td> |
角巾素服 | |
偃旗息鼓 | 晉 陳壽《三國志 蜀志 趙云傳》:“成都既定,以云為翊軍將軍?!迸崴芍⒁囤w云別傳》:“云入營,更大開門,偃旗息鼓,公軍疑云有伏兵,引去。” |
將寡兵微 | 元·無名氏《黃鶴樓》第三折:“然劉備將寡兵微,我則彼立劉朝,復興漢世,非小官之能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