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山壓卵的成語故事

拼音tài shān yā luǎn
基本解釋泰山壓在蛋上。比喻力量相差極大,強大的一方必然壓倒弱小的一方。
出處《晉書 孫惠傳》:“猛獸吞狐,泰山壓卵,因風燎原,未足方也。”
泰山壓卵的典故
晉朝時爆發八王之亂,河間王與長沙王聯合攻打成都王司馬穎,司馬穎啟用孫惠為大將軍參軍。河間王聯合成都王攻打長沙王,孫惠殺死成都王的牙門將后給東海王司馬越寫信,贊揚司馬越出兵擁戴王室是泰山壓碎雞蛋一樣必勝無疑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泰山壓卵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反手可得 | 《荀子·非相》:“誅旦公,定楚國,如反手爾。” |
怪誕不經 | 明 凌濛初《<二刻拍案驚奇>原序》:“有如《西游》一記,怪誕不經,讀者皆知其謬。” |
木本水源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九年》:“我在伯父,猶衣服之有冠冕,木水之有本原,民人之有謀主也。” |
樂道安命 | 南朝·宋·鮑照《園葵賦》:“蕩然任心,樂道安命。” |
攀龍附鳳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敘傳下》:“潁陰商販,曲周庸夫,攀龍附鳳,并乘天衢。” |
踏破芒鞋沒覓處,得來全不費工夫 |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18回:“往上一瞧,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著的一群俊俏后生,心中歡喜不盡,暗說道:‘踏破芒鞋沒覓處,得來全不費工夫。’” |
堂堂一表 |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十七回:“爹娘生下灑家,堂堂一表,凜凜一軀,自小學成十八般武藝在身,終不成只這般休了!” |
寸步不離 | 南朝 梁 任昉《述異記》:“夫妻相重,寸步不相離。” |
銷聲匿跡 | 宋 孫光憲《北夢瑣言》第11卷:“然畏穎川知之,遂旅游資中郡,銷聲斂跡,惟恐人知。” |
爭先恐后 | 明 屠勛《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門橋記》:“匪公帑而樂施者爭先恐后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