阮囊羞澀的成語故事

拼音ruǎn náng xiū sè
基本解釋阮孚的囊內只存一錢“看守”;為的是免得羞澀;比喻經濟困難;手頭無錢。
出處元 陰時夫《韻府群玉 七陽 一錢囊》:“阮孚持一皂囊,游會稽,客問:‘囊中何物?’曰:‘但有一錢看囊,恐其羞澀。’”
阮囊羞澀的典故
東晉時期,“竹林七賢”之一的阮咸的兒子阮孚與他的父親一樣高傲放蕩,不與權貴同流合污。他整日衣冠不整,飲酒游玩,從不治家產,因此生活十分貧困,曾經把金貂拿去換酒喝。他經常帶的錢袋,窮極時口袋里只保留一枚小錢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阮囊羞澀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分道揚鑣 | 北齊 魏收《魏書 拓跋志傳》:“洛陽我之豐沛,自應分路揚鑣。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” |
焦頭爛額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霍光傳》:“令論功而清賓,曲突徙薪亡恩澤,焦頭爛額為上客耶?” |
用智鋪謀 | 明·無名氏《暗度陳倉》第二折:“韓元帥率領軍卒,驅將校用智鋪謀。” |
止沸益薪 | 明·李贄《為黃安二上人書》之三:“對高潔人談高潔,已為止沸益薪,況高潔十倍哉!” |
揚威耀武 |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三十五回:“揚威耀武顯神通,走石飛沙弄本事。” |
供不應求 | 《茅盾選集 長春南關行》:“現在接受了南方六個單位的訂貨單,每天生產一至二噸,供不應求。” |
節哀順變 | 西漢 戴圣《禮記 檀弓下》:“喪禮,哀戚之至也;節哀,順變也。君子念始之者也。” |
光前啟后 | 明·王九思《繡停針·壽康對山太史》套曲:“名已就,子亦有。鳳毛麟角,光前啟后。” |
形影相吊 | 三國 魏 曹植《上責躬詩表》:“形影相吊,五情愧赧。” |
鐵樹開花 | 明 來集之《鐵氏女》:“頓開鸚鵡籠,扭上鴛鴦配。定教那鐵樹開花還結子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