歸正反本的成語故事

拼音guī zhèng fǎn běn
基本解釋歸:回返;反:返回。返歸于根本之源。
出處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馬超傳》:“海內怨憤,歸正反本,暨于氐、羌率服,獯鬻幕義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歸正反本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歸正反本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死腦瓜骨 | 錦云等《草莓三爺》:“你呀,就是死腦瓜骨!” |
經幫緯國 | 唐·李世民《授長孫無忌司徒詔》:“是以經邦緯國必俟曹之勛,燮理陰陽允歸鍾華之望。” |
響答影隨 | 宋·張君房《云笈七簽》第117卷:“由是論之,罪福報應,猶響答影隨,不差毫末。” |
謳功頌德 |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周本紀》:“民皆歌樂之,頌其德。” |
自力更生 | 孫中山《中國問題的真解決》:“中國不但會自力更生,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國家維護中國的獨立與完整的麻煩。” |
羅掘一空 | 蔡東藩、許廑父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30回:“是時寧城已羅掘一空,急切不得巨款,沒奈何任他所為。” |
盲人說象 | 元 黃溍《書袁通甫詩后》:“吾儕碌碌,從俗浮沉,與先生相去遠甚,而欲強加評品,正如盲人說象。” |
南轅北轍 |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魏策》:“以廣地尊名,王之動愈數,而離王愈遠耳。猶至楚而北行。” |
眾喣山動 | 明 李東陽《余肅敏公傳》:“役未及興,而眾喣山動。” |
刻骨銘心 | 唐 李白《上安州李長史書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銘刻心骨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