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狐之腋的成語故事

拼音yī hú zhī yè
基本解釋腋:指狐貍腋下的皮毛。一只狐貍腋下的皮毛。比喻珍貴的東西。
出處漢 王褒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。”
一狐之腋的典故
春秋末期,晉國(guó)卿士趙國(guó)奠基人趙簡(jiǎn)子十分喜歡周舍直言不諱。周舍曾經(jīng)立于趙簡(jiǎn)子門下三日三夜,說自己愿意效犬馬之勞。周舍死后,趙簡(jiǎn)子每天只能聽到一遍頌揚(yáng)與贊美之詞,他非常失望,認(rèn)為眾多平庸之人不如周舍,就像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一樣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一狐之腋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一寸丹心 | 宋 楊萬里《誠(chéng)齋集 卷十二 新除廣東常平之節(jié)感恩書懷》詩:“向來百煉今繞指,一寸丹心白日明。” |
新仇舊恨 | 唐 韓偓《三月》:“新愁舊恨真無奈,須就鄰家甕底眠。” |
笑罵由他笑罵,好官我自為之 | 《宋史·鄧綰傳》:“笑罵從汝,好官須我為之。” |
八斗之才 | 唐 李商隱《可嘆》詩:“宓妃愁坐芝田館,用盡陳王八斗才。”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(chǎng)現(xiàn)形記》序:“覺世間變幻之態(tài),無有過于中國(guó)官場(chǎng)者……嘗苦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處說起。” |
香草美人 | 漢·王逸《離騷序》:“《離騷》之文,依《詩》取興,引類譬諭,故善鳥、香草、以配忠貞,……靈修、美人,以譬于君。” |
材輕德薄 | 宋 朱熹《論臧否所部守臣狀》:“熹委是材輕德薄,不足取信,豈復(fù)更敢臧否人物。” |
臨危受命 | 三國(guó) 蜀 諸葛亮《前出師表》:“受任于敗軍之際,奉命于危難之間。” |
仁義道德 | 唐·韓愈《原道》:“后之人,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,孰從而聽之。” |
以身試法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王尊傳》:“明慎所職,毋以身試法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