操戈入室的成語故事

拼音cāo gē rù shì
基本解釋比喻深入了解對方,找出其紕漏,又以對方的論點來批駁對方。
出處明 胡應麟《少室山房筆叢 史書占畢一》:“論者以柳操戈入室,弗察者又群然和之。然則文之工者,傷理倍道,皆弗論乎!”
操戈入室的典故
東漢時期,鄭玄從師于孔融,深受孔融的喜愛,夸他能真正帶走他的學問。鄭玄征對學者何休的《公羊墨守》、《左氏膏肓》等文章寫《墨守》、《廢疾》來發表自己的意見,擊中要害。何休看后感嘆地說:“鄭玄進了我的屋子操起我的矛來討伐我!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操戈入室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聲東擊西 | 唐 杜佑《通典 兵六》說:“聲言擊東,其實擊西。” |
國中之國 | 陶菊隱《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》第六章:“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‘國中之國’,中國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領土上舉行愛國運動,無不恨恨不已。” |
天王老子 | 柳青《創業史》第一部第15章:“天王老子也擋不住改霞到生寶的草棚屋做媳婦去!” |
燈蛾撲火 |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7回:“這賊配軍卻不是作死,倒來戲弄老娘!正是燈蛾撲火,惹焰燒身。” |
林下風致 | 《宣和書譜·婦人薛濤》:“婦人薛濤,成都倡婦也。以詩名利時,雖失身卑下,而有林下風致,故詞翰一出,則人爭傳以為玩。” |
戒驕戒躁 | 毛澤東《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戒驕戒躁,永遠保持謙虛進取的精神。” |
堂堂一表 |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十七回:“爹娘生下灑家,堂堂一表,凜凜一軀,自小學成十八般武藝在身,終不成只這般休了!” |
舊地重游 |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一章:“廣州,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,我是住過三個多月的,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舊地重游了。” |
志在千里 | 三國魏·曹操《步出夏門行·神龜雖壽》: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。” |
拉大旗作虎皮 | 魯迅《且介亭雜文末編·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一戰線問題》:“首先應該掃蕩的,倒是拉大旗作虎皮,包著自己,去嚇唬別人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