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面威風的成語故事

拼音bā miàn wēi fēng
基本解釋八面:各方面。形容聲勢氣派十足。
出處元 鄭德輝《三戰呂布》第三折:“托賴著真天子百靈咸助,大將軍八面威風。”
八面威風的典故
元朝末年,封建朝廷愈加腐敗,各地農民紛紛舉起義旗,反抗元朝的統治。這時朱元璋已經領兵攻下安徽和陽,準備繼續南下。
在過年那天,他與大將徐達,同乘一條小船,從長江北岸渡過長江。船主是對老夫妻,船夫知道船上坐著的是大名鼎鼎的朱元璋,便高聲喊看號子向他慶賀說:“圣天子六龍護駕,大將軍八面威風。”
朱元璋明白這是祝賀帝王的話,心里非常高興,便和徐達輕輕地踢著腳,互相表達慶賀之意。
后來朱元璋統一全國,建立了明朝,他成為歷史上聞名的皇帝明太祖。明太祖找到當年的船夫,給了他封賞,又將他那只小船涂上朱紅顏色,表示有功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八面威風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金不換 | 京劇《粉妝樓》第六本:“常言道:敗子回頭金不換。” |
死腦瓜骨 | 錦云等《草莓三爺》:“你呀,就是死腦瓜骨!” |
嫁狗隨狗 | 宋 陳造《題六幺后》:“蘭摧蕙枯昆玉碎,不如人家嫁狗隨狗雞隨雞。” |
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 | 謝覺哉《關于獨立思考》:“至于全體的事,不管好處多大,總是‘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’。” |
丑聲遠播 | 《宋書·盧陵孝獻王義真傳》:“咸陽之酷,丑聲遠播。” |
揚幡擂鼓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28回:“如今是揚幡擂鼓,弄至大家都知道了,都看見了。” |
繩鋸木斷 | 宋 羅大經《鶴林玉露》第十卷:“一日一錢,千日一千,繩鋸木斷,水滴石穿。” |
拋磚引玉 |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:“時有一僧便出,禮拜,師曰:‘比來拋磚引玉,卻引得個墜子。’” |
古色古香 | 宋 陸游《小室》:“窗幾窮幽致,圖書發古香。” |
語不驚人 | 唐 杜甫《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》詩:“為人性僻耽佳句,語不驚人死不休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