揚眉抵掌的成語故事

拼音yáng méi dǐ zhǎng
基本解釋抵掌:雙掌合在一起。揚起眉毛,雙掌合在一起。非常喜悅、珍惜的神態。
出處《梁書·任昉傳》:“見一善則盱衡扼腕,遇一才則揚眉抵掌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揚眉抵掌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揚眉抵掌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繩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一卷:“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索,說到貨物,我就沒有膽氣了。” |
開門見山 | 宋 嚴羽《滄浪詩話 詩評》:“太白發句,謂之開門見山。” |
吉星高照 | 陳殘云《熱帶驚濤錄》:“那是他在香港當學徒時刺上的,帶有‘吉星高照’之意。” |
婦人醇酒 | 語出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:“秦數使反閒……公子(無忌)自知再以毀廢,乃謝病不朝,與賓客為長夜飲,飲醇酒,多近婦女,日夜為樂者四歲,竟病酒卒。” |
高屋建瓴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高祖本紀》:“地勢便利,其以下兵于諸侯,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。” |
刻骨銘心 | 唐 李白《上安州李長史書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銘刻心骨。” |
草菅人命 |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11卷:“所以說為官做吏的人,千萬不要草菅人命,視同兒戲!” |
主憂臣勞 |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越王勾踐世家》:“臣聞主憂臣勞,主辱臣死。昔者君王辱于會稽,所以不死,為此事也。” |
敏而好學 | 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子曰:‘敏而好學,不恥下問,是以謂之文也。’” |
三人行,必有我師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,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