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五登三的成語故事

拼音xián wǔ dēng sān
基本解釋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方將增泰山之封,加梁父之事,鳴和鸞,揚樂頌,上咸五,下登三。”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下》引此文,顏師古注:“咸,皆也,言漢德與五帝皆盛,而登于三王之上也。”后因以“咸五登三”謂帝德廣被,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。
出處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方將增泰山之封,加梁父之事,鳴和鸞,揚樂頌,上咸五,下登三。”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下》引此文,顏師古注:“咸,皆也,言漢德與五帝皆盛,而登于三王之上也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咸五登三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咸五登三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知無不言,言無不聽 |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49回:“此時素臣正在得君,真個知無不言,言無不聽。旬月之內,把在京在外貪官污吏參劾殆盡。” |
野心勃勃 | 清 陳天華《獅子吼》:“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,就想把世界各國盡歸他的字下。” |
簞瓢屢空 | 晉·陶淵明《五柳先生傳》:“環堵蕭然,不蔽風日,短褐穿結,簞瓢屢空。” |
逸游自恣 |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梁冀傳》:“少為貴戚,逸游自恣。” |
逢人只說三分話 | 宋·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21卷:“如今俗語云,逢人只說三分話,只此便是不忠。” |
存而不議 | 唐·獨孤及《仙掌銘并序》:“后代揭厲于玄蹤者,聆其風而駭之,或謂詼詭不經,存而不議。” |
如臂使指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賈誼傳》:“令海內之勢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莫不制從。” |
以權謀私 | 鄧小平《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》:“有的黨政機關設了許多公司,把國家撥的經費拿去做生意,以權謀私,化公為私。” |
曉以大義 | 吳玉章《從甲午戰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》第十四篇:“林時爽誤信其中頗有黨人,合欲曉以大義。” |
饑腸轆轆 |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西湖主》:“而枵腸轆轆,饑不可堪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