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暮途窮的成語故事

拼音rì mù tú qióng
基本解釋日暮:天快黑;途窮:路走到了盡頭。比喻接近滅亡。
出處唐 杜甫《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》:“幾年春草歇,今日暮途窮。”
日暮途窮的典故
戰國時,楚平王的太子建有兩個老師,一個是伍奢,一個是費無忌。費無忌得到楚平王的寵愛,可是他又怕太子登位后會對他不利,于是他便誣告太子。沒想到平王竟然相信,還把太子調到邊關去。但是費無忌還是不放心,擔心太子找機會報復,因此他又將伍奢囚禁,并且派人殺害太子。
心狠的費無忌還不愿罷休,他想到伍奢有兩個兒子,于是他又派人殺害了伍奢和他的大兒子,只有伍奢的小兒子伍員逃走了。平王聽信費無忌的謊言,認為伍員是叛徒,因此下令追捕伍員。伍員為了逃命,一夜之間頭發胡子全白了。后來他逃到了吳國,幫助吳王,建議派兵攻打楚,經過五次戰爭,終于打到楚國都城,這時平王已死,伍員為了報殺父兄之仇,便挖出平王的尸體,親自鞭尸。伍員的老朋友知道之后便責備他。傷心的伍員對他說:“我像一個走路的人,此時天色已晚,但是路卻很遠,所以會做些違背常理的事。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日暮途窮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太歲頭上動土 | 元 無名氏《打董達》第二折:“我兒也,你尋死也,正是太歲頭上動土哩!” |
風馳電掣 | 《六韜 龍韜》:“奮威四人,主擇材力,論兵革,風馳電掣,不知所由。” |
狐死首丘 | 戰國 楚 屈原《九章 哀郢》:“鳥飛反故鄉兮,狐死必首丘。” |
逢人只說三分話 | 宋·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21卷:“如今俗語云,逢人只說三分話,只此便是不忠。” |
三人行,必有我師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,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 |
拋磚引玉 |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:“時有一僧便出,禮拜,師曰:‘比來拋磚引玉,卻引得個墜子。’” |
喔咿儒睨 | 戰國 楚 屈原《卜居》:“栗斯,喔咿儒睨以事婦人乎?” |
反治其身 | |
穩操勝券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平原君傳》:“且虞卿操其兩權,事成,操右券以責。” |
挖空心思 | 清 俞萬春《蕩寇志》:“今此賊挖空心思,用到如許密計,圖我安如泰山之鄆城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