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儒碩學的成語故事

拼音tōng rú shuò xué
基本解釋猶言通儒達士。
出處《南史·賀瑒傳》:“通儒碩學,復見賀生。今且還城,尋當相屈。”又《儒林傳·顧越》:“弱冠游學都下,通儒碩學,必造門質疑,計論無倦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通儒碩學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通儒碩學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自力更生 | 孫中山《中國問題的真解決》:“中國不但會自力更生,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國家維護中國的獨立與完整的麻煩。” |
掉舌鼓唇 |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79回:“妝女的呈嬌獻媚,令人消魂;耍丑的掉舌鼓唇,令人捧腹。” |
香草美人 | 漢·王逸《離騷序》:“《離騷》之文,依《詩》取興,引類譬諭,故善鳥、香草、以配忠貞,……靈修、美人,以譬于君。” |
視微知著 | |
不得而知 | 唐 韓愈《爭臣論》:“故雖諫且議,使人不得而知焉。” |
火燭銀花 | 宋 朱淑真《元夜》詩之三:“火燭銀花觸目紅,揭天鼓吹鬧東風。” |
偃旗息鼓 | 晉 陳壽《三國志 蜀志 趙云傳》:“成都既定,以云為翊軍將軍。”裴松之注引《趙云別傳》:“云入營,更大開門,偃旗息鼓,公軍疑云有伏兵,引去。” |
敷衍了事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14回:“不但上憲跟前兄弟無以交代,就連著老哥們也不好看,好像我們敷衍了事,不肯出力似的。” |
進銳退速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盡心上》:“其進銳者,其退速。” |
儉以養德 | 三國·蜀·諸葛亮《誡子書》:“夫君子之行,靜以修身,儉以養德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