麥穗兩歧的成語故事

拼音mài suì liǎng qí
基本解釋一根麥長兩個穗。比喻年成好,糧食豐收。
出處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張堪傳》:“百姓歌曰:‘桑無附枝,麥穗兩岐。張君為政,樂不可支。’”
暫未找到成語麥穗兩歧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麥穗兩歧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草衣木食 | 元 關漢卿《望江亭》第一折:“這出家無過草衣木食,熬枯受淡。” |
杯蛇幻影 | 《花月痕》第五回:“杯蛇幻影,鬼蜮含沙。縈愁緒以回腸,蔓牽瓜落;拭淚珠而洗面,藕斷絲長。” |
憂喜交集 | |
吸血鬼 | |
人面獸心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匈奴傳贊》:“夷狄之人貪而好利,披發左衽,人面獸心。” |
堂堂一表 |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十七回:“爹娘生下灑家,堂堂一表,凜凜一軀,自小學成十八般武藝在身,終不成只這般休了!” |
大惑不解 | 莊周《莊子 天地》:“大惑者,終身不解;大愚者,終身不靈。” |
無時無刻 |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:“自是行忘止,食忘餐,卻像掉了一件東西的,無時無刻不在心上。” |
冠絕一時 | 《晉書·劉聰載記》:“十王習擊刺,猿臂善射,彎弓三百斤,膂力驍捷,冠絕一時。” |
發號施令 | 《尚書 冏命》:“發號施令,罔有不臧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