刮目相待的成語故事

拼音guā mù xiāng dài
基本解釋刮目:擦眼睛,表示用新眼光看人。比喻去掉舊日的看法,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人或事物。
出處《三國志·吳志·呂蒙傳》注引《江表傳》:“士別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”
刮目相待的典故
三國時期,東吳能武不能文的武將呂蒙聽了孫權的勸告后,發奮讀書。一段時間后,都督魯肅來視察呂蒙的防地。呂蒙就對蜀防備的事情講得有條有理,還寫份建議書給魯肅,魯肅很驚訝。呂蒙說道:“士別三日,就要刮目相看。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刮目相待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半途而廢 | 西漢 戴圣《禮記 中庸》:“君子遵道而行,半途而廢,吾弗能已矣。” |
聲東擊西 | 唐 杜佑《通典 兵六》說:“聲言擊東,其實擊西。” |
書通二酉 | 語出《太平御覽》卷四九引南朝·宋·盛弘之《荊州記》:“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,相傳秦人于此而學,因留之?!?/td> |
豆萁燃豆 | 三國 魏 曹植《七步詩》:“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!?/td> |
是非口舌 | 明·馮夢龍《古今小說·滕大尹鬼斷家私》:“若是為田地上壞了手足親情,到不如窮漢赤光光沒得承受,反為干凈,省了許多是非口舌?!?/td> |
從俗浮沉 | 漢 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故且從俗浮沉,與時俯仰,以通其狂感。 |
遁世離俗 | 《楚辭·九章·悲回風》“望大河之洲渚兮,悲申徒之抗跡”漢·王逸注:“申徒狄也,遇暗君遁世離俗,自擁石赴河,故言抗跡也。” |
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 | 謝扶民《壯族人民優秀的兒子韋拔群》:“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,于是雙方的隨員就對打起來了?!?/td> |
功成名就 | 《墨子·修身》:“功成名遂,名譽不可虛假?!?/td> |
語不驚人 | 唐 杜甫《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》詩:“為人性僻耽佳句,語不驚人死不休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