斷章取義的成語故事

拼音duàn zhāng qǔ yì
基本解釋原指引用《詩經》中某一篇章的詩句;借用來表達自己的意思;并不是所引詩篇的原意。后泛指引用別人的詩文或談話;只根據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斷或部分;而不顧全文和原意。
出處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賦《詩》斷章,余取所求焉。”
斷章取義的典故
春秋后期,崔杼和慶封殺死齊莊公,擁立齊景公杵舀。莊公的衛士盧薄癸和王何外逃他國。盧的弟弟盧薄弊悄悄取得慶封的信任,用計除掉崔杼一家,并把自己的妻子進獻給慶封,他找回盧薄癸及王何,成功殺死慶封一家為莊公報仇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斷章取義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心灰意懶 | 元 喬吉《玉交枝 閑適》曲:“不是我心灰意懶,怎陪伴愚眉肉眼?” |
噓寒問暖 | 冰心《關于女人 我最尊敬體貼她們》:“孩子們安靜聽話,太太笑臉相迎,噓寒問暖。” |
綽有余裕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下》:“我無官守,我無言責也,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余裕哉?” |
揚幡擂鼓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28回:“如今是揚幡擂鼓,弄至大家都知道了,都看見了。” |
屈指一算 | 曾樸《孽海花》第四回:“匆匆過了中秋,雯青屈指一算,那天正是出場的末日。” |
肝膽過人 | |
歸馬放牛 | 《尚書 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歸馬于華山之陽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 |
雨散風流 | 清·方文《送錢而介歸攜李》詩:“余年二十游嘉禾,禾中好友良獨多……可憐一別十三載,雨散風流竟安在。” |
十惡不赦 | 元 關漢卿《竇娥冤》第四折:“這藥死公公的罪名,犯在十惡不赦。” |
款學寡聞 | 莊周《莊子 達生》:“今休,款啟寡聞之民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