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同羊左的成語故事

拼音qíng tóng yáng zuǒ
基本解釋交情深厚,愿為對方去死。多指生死之交。
出處南朝·梁·劉峻《廣絕交論》:“想惠莊之清塵,庶羊左之徽烈。”
情同羊左的典故
傳說春秋時期,羊角哀與左伯桃兩人同往投奔楚王,路上遭遇大雨雪,左伯桃把衣服和糧食都給了羊角哀,自己爬進空樹洞凍餓而死;羊角哀到楚國被拜為上卿,一次夢見左伯桃為厲鬼所欺陵,立即自刎而死,趕往九泉之下助左伯桃戰勝厲鬼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情同羊左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不驕不躁 | 毛澤東《中共中央關于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》:“只要同志們對于軍事政策(行動和作戰)和團結人民的政策,不犯大錯誤,謙虛謹慎,不驕不躁,是完全有辦法的。” |
不二法門 | 《維摩詰經 入不二法門品》:“如我意者,于一切法無言無說,無示無識,離諸問答,是為入不二法門。” |
形影相顧 | 《晉書·桓溫傳》:“省之惋愕,不解所由,形影相顧,隕越無地。” |
眾喣山動 | 明 李東陽《余肅敏公傳》:“役未及興,而眾喣山動。” |
揮霍無度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102回:“因為兒子豹英一向揮霍無度,不敢交與他。” |
鑿壁借光 | 晉·葛洪《西京雜記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學而無燭,鄰舍有燭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書映光而讀之。” |
唯物主義 | 毛澤東《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沒有同這些反面的東西作過斗爭,你那個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不鞏固的。” |
安眉帶眼 |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8回:“你也是安眉帶眼的人,直須要我開口說。” |
自命不凡 | 清 淮陰百一居士《壺天錄》:“婁縣沈童者,年甫冠,習帖括,自命不凡,有太阿出匣遽化長虹之概。” |
命與仇謀 | 唐·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命與仇謀,取敗幾時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