罄山采木的成語故事

拼音qìng shān cǎi mù
基本解釋罄:完,盡。把山上的樹木全部采光。比喻殘酷剝削。
出處《舊五代史·唐書·張延朗傳》:“若使罄山采木,竭澤求漁,則地官之教化不行,國本之傷殘益甚,取怨黔首,是黷皇風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罄山采木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罄山采木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草偃風從 | |
此一時彼一時 | 語出《孟子 公孫丑下》:“彼一時,此一時也。五百年必有王者興,其間必有名世者”。 |
眼空一世 |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11卷:“腹飽萬言,眼空一世。” |
食不充口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35卷:“真是衣不遮身,食不充口,吃了早起的,無那晚夕的。” |
將計就計 | 元 李文蔚《張子房圯橋進履》:“將計就計,不好則說是好。” |
照葫蘆畫瓢 | 宋·魏泰《東軒筆錄》第一卷:“太祖笑曰:‘頗聞翰林草制,皆檢前人舊本,改換詞語,此乃俗所謂‘依樣畫葫蘆’耳,何宣力之有?’” |
故步不離 | 清·張履祥《與陳乾初書》:“學者凡事執一時之偶見,信一己之偏私,沾沾自得,吝不肯舍者,率因無所進步,是以故步不離耳。” |
壞法亂紀 | 西漢 戴圣《禮記 禮運》:“故天子適諸侯,必舍其祖廟,而不以禮籍入,是謂天子壞法亂紀。” |
擦肩而過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32回:“后來彼此又擦肩而過。” |
成竹在胸 | 宋 蘇軾《文與可畫筼簹谷偃竹記》:“故畫竹,必先得成竹于胸中,執筆熟視,乃見其所欲畫者,急起從之,振筆直遂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