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虎遺患的成語故事

拼音yǎng hǔ yí huàn
基本解釋遺;留下;患:禍患。養著老虎;留下禍患。比喻縱容壞人;給自己留下后患。也作“養虎留患。”
出處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項羽本紀》:“楚兵罷食盡,此天亡楚之時也,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。今釋弗擊,此所謂‘養虎自遺患’也。”
養虎遺患的典故
秦朝末期,由于秦國統治十分殘暴,激起了天下民眾的反抗。其中劉邦和項羽是起義軍的代表。劉邦比項羽先攻下秦的都城咸陽,項羽很不服氣,決定攻打劉邦。當時項羽的勢力很強大,劉邦不敢應戰,只得退守到漢中。后來,劉邦任用賢臣,廣施仁政,勢力逐漸強大起來。而項羽卻相反,一天天被孤立。這時,劉邦并沒有攻打項羽,而是派人去和項羽商量,愿意以鴻溝作為界線,兩人各占領一邊,并簽訂互不侵犯的和約。項羽明白以自己的力量很難打敗劉邦,只好接受這個建議。雙方簽下合約后,項羽帶兵往東去了,劉邦感到很滿意,打算撤兵往西回到自己的地方去。但大臣張良等人卻對他說:“您已占領天下大部分的土地,諸侯又都投靠了你。項羽的軍隊已經不堪一擊,如果不趁現在消滅他,將會留下后患,真是養虎遺患呀!”劉邦也覺得他們說的很有道理,于是發兵消滅了項羽,建立了西漢王朝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養虎遺患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倒果為因 | 民意《告非難民生主義者》:“曾不問資本所以群趨于都會之故,是所謂倒果為因者耳。” |
抱頭鼠竄 | 宋 蘇軾《代侯公說項羽辭》:“夫陸賈,天下之辯士,吾前日遣之,智窮辭屈,抱頭鼠竄,顛狽而歸,僅以身免。” |
輕而易舉 | 《詩經 大雅 烝民》:“人亦有言,德輶如毛,民鮮克舉之。”宋 朱熹注:“言人皆言德甚輕而易舉,然人莫能舉也。” |
攀龍附鳳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敘傳下》:“潁陰商販,曲周庸夫,攀龍附鳳,并乘天衢。” |
定時炸彈 | 鄧小平《黨在組織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迫切任務》:“他們是一股有野心的政治勢力,不可小看,如果不在整黨中解決,就會留下禍根,成為定時炸彈。” |
學以致用 | 李新《為有源頭活水來》:“要結合實際工作和革命斗爭的需要來學,學以致用,并且勤學苦學。” |
窮途潦倒 | 傅抱石《<鄭板橋集>前言》:“他的一生,盡管夠得上是盤根錯節,窮途潦倒的一生。” |
牛口之下 | 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:“夫五羖大夫,荊之鄙人也。聞秦繆公之賢而原望見,行而無資,自粥于秦客,被褐食牛。期年,繆公知之,舉之牛口之下,而加之百姓之上,秦國莫敢望焉。”《呂氏春秋·舉難》等又載有寧戚飯牛得到齊桓公賞識的事。 |
一干二凈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:“他是‘一毛不拔’,我們是‘無毛不拔’,把他拔的一干二凈,看他如何?” |
因噎廢食 | 漢 劉向《說苑》:“一噎之故,絕谷不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