珠還合浦的成語故事

拼音zhū huán hé pǔ
基本解釋合浦:漢代郡名,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。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。
出處宋 吳曾《能改齋漫錄 辨誤一》:“殊不知珠還合浦,乃后漢孟嘗,不可以孟嘗君遷就也?!?/p>
我國廣西合浦縣,東漢時設置為合浦郡,和交趾郡比鄰而居。合浦土質不好,一般的農作物都不能在那里生長,糧食產量極低。但是由于合浦地鄰海岸,海濱生長著很多優質的珍珠貝母。當地百姓定期到海中捕貝取珠,然后積攢出賣,并以此為生。由于合浦郡的珍珠個兒大色白,晶瑩剔透,所以交趾郡的商販常來收購,有許多商人運來大批的糧食和布匹,直接交換珍珠,因此合浦的百姓一直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。合浦珍珠的名氣也越傳越大,人們交口贊譽,把它稱為“合浦珠”。 后來,合浦郡的太守起了貪心,想借合浦珠撈一筆橫財。他專門派了一大批人去海濱不分日夜地大量捕撈珠貝。合浦郡的百姓見太守這樣干,也紛紛效仿。結果,海里的珠貝幾乎被采盡捕絕,剩下的珠貝都遷移到交趾郡的海域去了。這一下合浦郡的百姓可苦了,他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珠貝,也就斷絕了生活的來源,一下子陷入了困苦的境地。 朝廷知道這件事情后,就派孟嘗去作合浦的太守,治理此地。(孟嘗,字伯周,東漢時會稽上虞人。)孟嘗到任后,很快就查明了合浦珠貝遷走的原因,于是著手治理。孟嘗采取的辦法就是恢復珠貝的良好生活環境。他制定法令,嚴禁不法捕撈行為,規定了捕撈的時間,以及捕撈珠貝的大小。很快,珠貝的生存環境就變好了,漸漸大批珠貝又遷回了老家,并且大量繁殖。不到一年時間,合浦郡的珍珠產量又恢復到原來的樣子。老百姓采珠的生產積極性提高了,有些轉行了的也都恢復本行,市場活躍起來,百姓的生活也由此安定下來。他們歡天喜地,把太守奉為神明,紛紛到太守衙門門前磕頭拜謝,認為是他感動了上天,用神力召回了合浦珠。
珠還合浦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珠還合浦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痛不欲生 | 宋 呂大鈞《吊說》:“其惻怛之心、痛疾之意不欲生?!?/td> |
不可多得 | 東漢 孔融《薦禰衡表》:“若衡等輩,不可多得。” |
旁敲側擊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20回:“只不過不應該這樣旁敲側擊,應該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?!?/td> |
自我批評 | 鄧小平《在北方局黨校整風動員會上的講話》:“我們不但要有自我批評的精神,還要有批評的精神?!?/td> |
防患于未然 | 《周易 既濟》: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?!稑犯娂?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?!?/td> |
掉以輕心 | 唐 柳宗元《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》:“故吾每為文章,未嘗敢以輕心掉之。” |
牛口之下 | 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:“夫五羖大夫,荊之鄙人也。聞秦繆公之賢而原望見,行而無資,自粥于秦客,被褐食牛。期年,繆公知之,舉之??谥?,而加之百姓之上,秦國莫敢望焉。”《呂氏春秋·舉難》等又載有寧戚飯牛得到齊桓公賞識的事。 |
饑腸轆轆 | 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 西湖主》:“而枵腸轆轆,饑不可堪?!?/td> |
龍騰虎躍 | 唐 嚴從《擬三國名臣贊序》:“圣人受命,賢人受任;龍騰虎躍,風流云蒸,求之精微,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?!?/td> |
語重心長 | 清 洛日生《海國英雄記 回唐》:“嘆別離苦況,轉忘了母親的語重心長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