罄竹難書的成語故事

拼音qìng zhú nán shū
基本解釋罄:盡;竹: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;書:寫。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。多形容罪惡累累。
出處《舊唐書 李密傳》:“磬南山之竹,書罪未窮;決東海之波,流惡難盡。”
罄竹難書的典故
李淵自從在太原起兵以后,自任為大將軍,積極地向隋軍進(jìn)攻。
這個(gè)時(shí)候,突厥的力量很強(qiáng),李淵因?yàn)橐环矫鎿?dān)心突厥壞事,一方面又想要借用胡人剽悍的胡馬,所以聽從別人的建議,向突厥的始畢可汗談和,雙方約定:“若得攻入長安,民眾土地歸于唐,金玉繒帛歸于突厥。”
李淵為爭取人心,大開糧倉,救濟(jì)災(zāi)民,并且乘機(jī)招募義兵。然而,這些義兵都是烏合之眾,沒有經(jīng)過檢閱練習(xí),所以帶領(lǐng)起來萬分辛苦。
此時(shí),李密在現(xiàn)在的河南省東部,擁有極大的力量,而且發(fā)表了一篇著名的檄文聲討隋煬帝,其中的名句有“罄南山之竹,書罪無窮;決東海之波,流惡難盡。” 這句話的意思是,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簡策,也寫不完煬帝的罪狀。罄是用盡的意思。用東海的滔滔大水,也洗不完煬帝的罪惡。以后我們形容罪狀之多,寫都寫不完,稱之為“罄竹難書”,這就是此句成語的由來。
自從這一篇檄文一出,海內(nèi)轟動,人人傳閱,李密的聲勢如日中天,各地反隋的領(lǐng)袖如竇建德和徐圓朗等紛紛上表,勸請李密即天子位,李密卻以為洛陽尚未拿下,還不必急在一時(shí)。
因?yàn)槔蠲艿穆晞莺拼螅岳顪Y想要來拉攏他,遣使通書。李密自以為力量雄厚,要求李淵率領(lǐng)步騎數(shù)千到河南來,當(dāng)面締結(jié)盟約,由李密自任盟主。
李淵不敢得罪李密,卻又不想跑到河南去。他笑著說:“李密這個(gè)人如此夸矜自大,我正準(zhǔn)備進(jìn)兵關(guān)中,如果一口回絕他,等于平白又多了一個(gè)敵人,不如拍拍他的馬屁,使他更為驕傲,然后再慢慢觀看鷸蚌相爭,好來坐收漁利。”
于是,李淵就命令溫大雅回了一封書信給李密,信上說:“天生萬民,必有司牧,當(dāng)今能為司牧,作為天子者,除了你還有什么人?老夫年逾知命 知命為五十歲 ,沒有這個(gè)野心了。愿意跟著大弟你,攀鱗附翼。”
李密見到信,看得眉開眼笑,樂不可支。從此,對李淵深信不疑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罄竹難書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后繼有人 | 艾蕪《鞍鋼呵,我回來了》:“這是后繼有人,令人喜悅不止。” |
苦中作樂 | 宋 陳造《同陳宰黃簿游靈山八首》自注:“宰云:‘吾輩可謂忙里偷閑,苦中作樂。’” |
金屋藏嬌 | 清 黃小配《廿載繁華夢》第23回:“當(dāng)時(shí)佘老五戀著雁翎,周庸祐也戀著雁翎,各有金屋藏嬌之意。” |
不二法門 | 《維摩詰經(jīng) 入不二法門品》:“如我意者,于一切法無言無說,無示無識,離諸問答,是為入不二法門。” |
金光閃閃 | 《新編五代史平話·唐史》:“面上金光閃閃,手中雪刃輝輝。” |
弦外之響 | 王國維《人間詞話》四二:“古今詞人格調(diào)之高無如白石,惜不于意境上用力,故覺無言外之味,弦外之響。” |
荒淫無恥 | 徐遲《狂歡之夜》:“在這座最莊嚴(yán)的城中,卻有著一群荒淫無恥的,丑態(tài)百出的,傷天害理的,窮兇極惡的衣冠禽獸。” |
照葫蘆畫瓢 | 宋·魏泰《東軒筆錄》第一卷:“太祖笑曰:‘頗聞翰林草制,皆檢前人舊本,改換詞語,此乃俗所謂‘依樣畫葫蘆’耳,何宣力之有?’” |
一文不名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佞幸列傳》:“竟不得名一錢,寄死人家。” |
惹事生非 | 明 馮夢龍《古今小說 宋四公大鬧禁魂張》:“如今再說一個(gè)富家,安分守己,并不惹事生非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