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衣之交的成語故事

拼音bù yī zhī jiāo
基本解釋布衣:古時平民的衣著。平民之間交往的友誼。指顯貴者與沒有官職、地位低賤的人相交往。
出處西漢 劉向《戰(zhàn)國策 齊策三》:“衛(wèi)君與文布衣交,請具車馬皮幣,愿君以此從衛(wèi)君游。”鮑彪注:“言交于未貴時。”
布衣之交的典故
戰(zhàn)國時期,齊國孟嘗君沒有殺一個與他的小妾相愛的門客,而是給他準備了許多禮物,把他推薦給衛(wèi)國國君,對他說:“我們是布衣之交,希望衛(wèi)國能給你偉大前程。”后來衛(wèi)國準備聯(lián)絡(luò)其他諸侯去攻打齊國,該門客極力勸阻,避免了一場戰(zhàn)爭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布衣之交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士別三日,刮目相待 | 晉 陳壽《三國志 吳志 呂蒙傳》:“遂拜蒙母,結(jié)友而別”南朝 宋 裴松之注:“士別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” |
放牛歸馬 | 《尚書 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歸馬于華山之陽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 |
橫眉冷對千夫指 | 魯迅《自嘲》:“橫眉冷對千夫指,俯首甘為孺子牛。” |
無妄之災(zāi) | 《周易 無妄》:“六三,無妄之災(zāi)。或系之牛,行人之得,邑人之災(zāi)。” |
望塵莫及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趙咨傳》:“復(fù)拜東海相,之官,道經(jīng)滎陽,令敦煌曹暠,咨之故孝廉也,迎路謁候。咨不為留,暠送至亭次,望塵不及。” |
一視同仁 | 唐 韓愈《原人》:“是故圣人一視而同仁,篤近而舉遠。” |
旦夕之間 | 漢·無名氏《焦仲卿妻》:“蒲葦一時紉,便作旦夕間。” |
防患于未然 | 《周易 既濟》: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《樂府詩集 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。” |
旁征博引 | 清 王韜《淞隱漫錄》:“生數(shù)典已窮,而女博引旁征,滔滔不竭,計女多于生凡十四則。” |
大樹將軍 | 《后漢書·馮異傳》:“諸將軍并坐論功,異常獨屏樹下,軍中號曰‘大樹將軍’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