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車上書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公車:漢代官署名。指舉人進京應試。特指入京會試的士人上書言事。
出處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東方朔傳》:“朔初入長安,至公車上書,凡用三干奏牘。”
例子吳玉章《從甲午戰(zhàn)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》:“康有為即曾聯(lián)絡其中的一千余人,舉行了著名的‘公車上書’,要求拒合,遷都,變法圖強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gōng chē shàng shū
注音ㄍㄨㄥ ㄔㄜ ㄕㄤˋ ㄕㄨ
繁體公車上書
感情公車上書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政事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改俗遷風(意思解釋)
- 喜笑顏開(意思解釋)
- 素昧平生(意思解釋)
- 苦中作樂(意思解釋)
- 反復無常(意思解釋)
- 色飛眉舞(意思解釋)
- 逸游自恣(意思解釋)
- 尾生之信(意思解釋)
- 斷斷續(xù)續(xù)(意思解釋)
- 費盡心機(意思解釋)
- 暮史朝經(意思解釋)
- 趕盡殺絕(意思解釋)
- 萬里長城(意思解釋)
- 之死靡二(意思解釋)
- 敲詐勒索(意思解釋)
- 火燭銀花(意思解釋)
- 風俗人情(意思解釋)
- 海底撈月(意思解釋)
- 酒后茶余(意思解釋)
- 走南闖北(意思解釋)
- 海水不可斗量(意思解釋)
- 十惡不赦(意思解釋)
- 死不開口(意思解釋)
- 陽春白雪(意思解釋)
- 共商國是(意思解釋)
- 打情賣笑(意思解釋)
- 散言碎語(意思解釋)
- 金口木舌(意思解釋)
※ 公車上書的意思解釋、公車上書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-在線查詢專業(yè)必備工具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患難與共 | 患難:危險艱苦的環(huán)境;與共:在一起。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。 |
秣馬厲兵 | 磨好兵器,喂好馬。形容準備戰(zhàn)斗。 |
和風細雨 | 溫和的風和細小的雨。本指自然現(xiàn)象;現(xiàn)多指用和緩的態(tài)度和方式處理問題。 |
漏洞百出 | 漏洞:不周密的地方;百出:形容出現(xiàn)次數(shù)很多。破漏的地方非常多。比喻說話、寫文章或做事破綻很多。 |
流離轉徙 | 輾轉遷移,無處安身。 |
野沒遺賢 | 見“野無遺賢”。 |
土木形骸 | 形骸:指人的形體。形體象土木一樣。比喻人的本來面目,不加修飾。 |
性急口快 | 性子急,有話就說。 |
酒能亂性 | 喝多酒能夠使人不能自控,就會淫亂。 |
胡子拉碴 | 形容滿臉胡子零亂不齊的樣子。 |
心煩意亂 | 心情煩躁;思緒紛亂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。煩:煩躁;意:心緒;心思。 |
通今達古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斷織勸學 |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,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。后比喻勸勉學習。 |
饑不擇食 |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。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。 |
背鄉(xiāng)離井 | 指遠離家鄉(xiāng),流落他方。 |
當頭棒喝 | 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。現(xiàn)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雞口牛后 |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 |
月兒彎彎照九州,幾家歡樂幾家愁 | 九州:指全中國。月亮普照全中國,而人間苦樂不同,少數(shù)人過著吃喝玩樂奢侈豪華的生活,好多人卻過著饑寒交迫的苦日子。 |
脫口而出 | 指話語未經思索;隨口而言。脫口:不加思索地開口說。 |
閉門讀書 | 關起門來在家里讀書。形容專心埋頭苦讀。 |
藥石無效 | 藥石:藥和治病的石針。藥和石針都不見效。形容病情嚴重。 |
力屈道窮 | 屈:竭,窮盡;道:途徑,辦法;窮:盡。力量辦法都已窮盡。 |
過五關斬六將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。這是《三國演義》中描寫關羽的故事。 |
打開天窗說亮話 | 比喻無須規(guī)避,公開說明。 |
進退維谷 | 維:語氣助詞。谷:比喻困難處境。進和退都處于困難的境地。 |
阿嬌金屋 | 阿嬌:指漢武帝劉徹的姑母(館陶公主又稱“長公主”劉嫖)的女兒。原指漢武帝劉徹要用金屋接納阿嬌為婦。這里泛指美麗高貴的女子。 |
鑿壁偷光 | 在墻上鑿開一個小孔;偷借鄰家的燈光讀書。形容在艱苦的條件下仍堅持刻苦學習。 |
口是心非 | 心口不一致;口上說一套;心里想一套。形容心口不一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