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揚踔厲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原指周初《武》樂的舞蹈動作。手足發揚,蹈地而猛烈,象征太公望輔助武王伐紂時勇往直前的意志。后比喻精神奮發,意氣昂揚。
出處西漢 戴圣《禮記 樂記》:“發揚蹈厲,大(太)公之志也。”
例子倘或換一個發揚踔厲的的局面,人心一變,鼓舞向上,那時候大申天討,倒要讓大家看看,到底誰行誰不行.(高陽《清宮外史》下冊)
基礎信息
拼音fā yáng chuō lì
注音ㄈㄚ 一ㄤˊ ㄔㄨㄛ ㄌ一ˋ
繁體發揚踔厲
感情發揚踔厲是褒義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;比喻精神奮發,意氣昂揚。
近義詞發揚蹈厲
英語vigorous and full of spirit(energetic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旁敲側擊(意思解釋)
- 引鬼上門(意思解釋)
- 損人不利己(意思解釋)
- 頓挫抑揚(意思解釋)
- 繁文縟節(意思解釋)
- 燕雀安知鴻鵠志(意思解釋)
- 正人君子(意思解釋)
- 鐵樹開花(意思解釋)
- 作壁上觀(意思解釋)
- 凹凸不平(意思解釋)
- 各行各業(意思解釋)
- 扭直作曲(意思解釋)
- 白云蒼狗(意思解釋)
- 氣味相投(意思解釋)
- 細水長流(意思解釋)
- 刮目相看(意思解釋)
- 落落寡合(意思解釋)
- 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(意思解釋)
- 一覽無余(意思解釋)
- 扣人心弦(意思解釋)
- 以夷制夷(意思解釋)
- 窮愁潦倒(意思解釋)
- 紛紅駭綠(意思解釋)
- 今夕何夕(意思解釋)
- 平時不燒香,急來抱佛腳(意思解釋)
- 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(意思解釋)
- 始終一貫(意思解釋)
- 變態百出(意思解釋)
※ 發揚踔厲的意思解釋、發揚踔厲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名士風流 | 名士的風度和習氣。指有才學而不拘禮法。 |
將在軍,君命有所不受 | 將:將領;受:接受。將領遠征在外可以相機作戰,不必事先請戰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。 |
堅強不屈 | 屈:屈服。堅韌、剛毅,毫不屈服。 |
空空蕩蕩 | 形容冷冷清清,空無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沒著落的感覺。 |
說一不二 | 指說話算數;說了就不更改。 |
春風風人 | 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。比喻及時給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幫助。 |
平淡無奇 | 奇:特殊。平平淡淡;沒有什么顯著的、出色的地方。 |
大樹將軍 | 原指東漢馮異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。 |
云天霧地 | 比喻不明事理,糊里糊涂。 |
花拳繡腿 |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。 |
化鴟為鳳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狹路相逢 |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沒有地方可讓。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;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。 |
不能自拔 | 拔:擺脫。不能將自己拔出來。指陷進很深的境地;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。 |
比眾不同 | 與大家相比,大不一樣。 |
通今達古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時不我待 |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。指要抓緊時間。 |
湖光山色 | 湖水風光;山巒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橫七豎八 | 有的橫著;有的豎著。形容雜亂無章;沒有條理。 |
不可告人 | 不能告訴別人。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。 |
故態復萌 |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。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
鷸蚌相爭 | “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”的省語。比喻雙方相持不下,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。 |
戰不旋踵 | 旋:轉。踵:腳后跟。打仗時不向后轉。形容勇猛向前。 |
圓鑿方枘 | 鑿:榫眼;枘:榫頭。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有志竟成 | 竟:終于。只要有決心,有毅力,事情終究會成功。 |
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| 鴛鴦:鳥名,比喻夫妻。喬太守審理案件時將錯就錯,亂點鴛鴦,將三對夫妻相互錯配。比喻胡亂指揮。 |
無計可施 | 施:施展。沒有什么計謀可以施展。指一點辦法也沒有。 |
憐香惜玉 | 憐、惜:愛護;愛憐;香、玉:比喻美女。比喻男子對美女的溫存、憐愛。 |
群山四應 | 應:應和。四面群山紛紛響應。比喻一聲號召,人們群起響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