殘山剩水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指國家領土大都淪陷后殘余的部分。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來的事物。
出處宋 范成大《萬景樓》詩:“殘山剩水不知數,一一當樓供勝絕。”
例子然而南宋的小朝廷卻仍舊在殘山剩水間的黎民施威,在殘山剩水間行樂。(魯迅《且介亭雜文二集 田軍作〈八月的鄉村〉序》)
基礎信息
拼音cán shān shèng shuǐ
注音ㄘㄢˊ ㄕㄢ ㄕㄥˋ ㄕㄨㄟˇ
繁體殘山剩水
感情殘山剩水是中性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賓語;形容淪陷的國土。
謎語凼
近義詞剩水殘山
反義詞大好河山
英語desolated and incomplete land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樂道安命(意思解釋)
- 綠林大盜(意思解釋)
- 披肝瀝膽(意思解釋)
- 百川歸海(意思解釋)
- 發綜指示(意思解釋)
- 裾馬襟牛(意思解釋)
- 嚴刑峻法(意思解釋)
- 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(意思解釋)
- 舉善薦賢(意思解釋)
- 旁征博引(意思解釋)
- 一干二凈(意思解釋)
- 倒懸之危(意思解釋)
- 半路出家(意思解釋)
- 通都大邑(意思解釋)
- 飛檐走壁(意思解釋)
- 敷衍了事(意思解釋)
- 酒后茶余(意思解釋)
- 春冰虎尾(意思解釋)
- 懸石程書(意思解釋)
- 新官上任三把火(意思解釋)
- 春去冬來(意思解釋)
- 之子于歸(意思解釋)
- 舉止嫻雅(意思解釋)
- 聰明才智(意思解釋)
- 時運亨通(意思解釋)
- 慌不擇路(意思解釋)
- 脫口而出(意思解釋)
- 華不再揚(意思解釋)
※ 殘山剩水的意思解釋、殘山剩水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恨鐵不成鋼 | 怨恨鐵不能被煉成鋼。形容對所期望的人要求嚴格;恨他不爭氣;迫切希望他變得更好。 |
浪跡江湖 | 到處漂泊,沒有固定的住處。 |
是非口舌 | 因說話引起的誤會或糾紛。 |
舉世混濁 | 舉:全。混濁:不清明。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。比喻世道昏暗。 |
說雨談云 | 雨、云:男女歡合。談論男女歡合之事。 |
炙手可熱 | 炙:烤。熱得燙手。比喻氣焰盛;權勢大。 |
膽如斗大 | 膽:膽量;斗:舊時的一種量器,容量為十升。膽子像斗一樣大。形容膽量極大。 |
神出鬼入 | 出:出現。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。形容出沒無常,不可捉摸。后泛指行動變化迅速。 |
三長兩短 | 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;現多指死亡。 |
下臨無地 | 臨:居高處朝向低處。從高往下看,望不見底。形容地勢極其陡峭。 |
反面無情 | 翻臉不講情面。形容對人的態度突然變壞;不留情面。 |
見危致命 | 見“見危授命”。 |
隳肝瀝膽 | 隳:毀壞;瀝:液體往下滴。比喻待人忠心耿耿,赤誠無比。 |
飽食暖衣 | 吃的飽;穿的暖;生活富足;無憂無慮。 |
善游者溺 | 會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,因此而惹禍。 |
休戚是同 | 休:歡樂,吉慶;戚:憂愁;是:語助詞。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。形容關系密切,同甘共苦。 |
舉直錯枉 | 舉:選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錯:通“措”,廢棄,放棄。枉:彎曲,比喻邪惡之人。起用正直賢良,罷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舉直厝枉”、“舉直措枉”。 |
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臺 |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,都信心十足,毫不動搖。同“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船”。 |
汲汲顧影 | 惶惶然自顧其影,孤苦失望的樣子。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,洋洋得意的樣子。 |
意料之外 | 沒有想到的。 |
撥亂濟危 | 平定亂世,救濟危難。亦作“撥亂濟時”。 |
亂作一團 | 混雜在一起,形容極為混亂。 |
過五關斬六將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。這是《三國演義》中描寫關羽的故事。 |
勿謂言之不預 | 不要說事先沒有說過,表示事前已講明白。 |
書不釋手 | 手里的書舍不得放下。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。 |
久假不歸 | 假:借;歸:歸還。本指長期借用一直不歸還。后指長期告假不回來。 |
去住兩難 | 去也不好,留也不好,左右為難。 |
為萬安計 | 為絕對安全著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