逋逃之藪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逋逃:逃亡者;藪:人或物集中的地方。一般指某處成為逃亡者的藏身之所。
出處《尚書 武成》:“為天下逋逃主,萃淵藪。
例子高陽《胡雪巖全傳·紅頂商人》:“是他省但防偷漏之途,而粵東兼有逋逃之藪。”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bū táo zhī sǒu
注音ㄅㄨ ㄊㄠˊ ㄓ ㄙㄡˇ
繁體逋逃之藪
感情逋逃之藪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;指避難所。
謎語避難所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從容不迫(意思解釋)
- 上氣不接下氣(意思解釋)
- 堅強不屈(意思解釋)
- 貧賤不移(意思解釋)
- 從俗浮沉(意思解釋)
- 出師無名(意思解釋)
- 一夕一朝(意思解釋)
- 簞瓢屢空(意思解釋)
- 丑聲遠(yuǎn)播(意思解釋)
- 揮霍無度(意思解釋)
- 楊柳依依(意思解釋)
- 寧為雞口,不為牛后(意思解釋)
- 三人行,必有我?guī)?意思解釋)
- 壞法亂紀(jì)(意思解釋)
- 百戰(zhàn)百勝(意思解釋)
- 壽元無量(意思解釋)
- 到此為止(意思解釋)
- 心急如焚(意思解釋)
- 結(jié)駟連騎(意思解釋)
- 作亂犯上(意思解釋)
- 火燭銀花(意思解釋)
- 雨散風(fēng)流(意思解釋)
- 不能自拔(意思解釋)
- 匡謬正俗(意思解釋)
- 珠玉之論(意思解釋)
- 倒裳索領(lǐng)(意思解釋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釋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釋)
※ 逋逃之藪的意思解釋、逋逃之藪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落葉歸根 | 樹葉落到樹根旁。比喻事物有一定的歸宿。多指客居異鄉(xiāng)的人;最終還是要回歸本鄉(xiāng)本土。 |
鋪天蓋地 | 鋪:把東西散開;蓋:籠罩;遮蔽。遮住天;蓋住地。形容充滿了整個天地。來勢猛烈。也作“遮天蓋地”。 |
漚沫槿艷 | 漚:水泡;槿:木槿。晶瑩的水泡,艷麗的槿花。比喻短暫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。 |
己溺己饑 | 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(zé)任。 |
形影相吊 |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;相互慰問。形容非常孤單;沒有伴侶。吊:慰問。 |
黑不溜秋 | 形容黑得很難看。 |
抱恨黃泉 | 黃泉:人死埋葬的地下,指陰間。心懷遺憾離開人世,死有遺恨。 |
穢德垢行 |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。 |
沖鋒陷陣 | 陷陣:攻破;深入敵陣。沖向敵人的防線;攻破敵人的陣地。形容作戰(zhàn)英勇。 |
國無寧日 | 寧:安寧。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。 |
龍爭虎斗 |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。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。 |
倒裳索領(lǐng) | 索:搜尋、尋求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(lǐng)口。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。 |
扭直作曲 | 比喻是非顛倒。 |
口墜天花 | 據(jù)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(jīng)·序品》載,佛祖說法,感動天神,“六欲諸天及天子眾,以天福力雨種種華:優(yōu)缽羅華,波頭摩華……于虛空中繽紛亂墜”,“天華亂墜滿虛空,眾香普熏于大會”。后遂以“口墜天花”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。華,同“花”。 |
刻不容緩 | 刻:片刻;容:容許;緩:延緩;耽擱。一刻也不容許延緩。形容形勢十分緊迫。 |
家破人亡 | 家園被毀;親人死亡。形容家庭慘遭不幸。 |
胡支扯葉 | 見“胡枝扯葉”。 |
善善惡惡 | 稱贊善事,憎惡壞事。形容人區(qū)別善惡,愛憎分明。 |
南征北戰(zhàn),東蕩西殺 | 征:征戰(zhàn);蕩:掃蕩。形容轉(zhuǎn)戰(zhàn)南北,奮勇殺敵。 |
離本趣末 | 趣:通“趨”,趨向。丟掉根本,追逐末節(jié) |
眾所瞻望 | 瞻望:仰望。大家所仰望的。形容為大家所敬仰。 |
伸手不見五指 | 形容光線非常暗,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。 |
有志竟成 | 竟:終于。只要有決心,有毅力,事情終究會成功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(fēng)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形形色色 |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;各種各樣的都有。形形:原指生出這種形體;色色:原指生出這種顏色。 |
搬弄是非 | 搬弄:挑撥;是非:指口舌紛爭。把別人的話搬來弄去;有意從中挑撥是非出來。 |
欲速則不達(dá) | 速:快;達(dá):達(dá)到。指過于性急圖快,反而不能達(dá)到目的。 |
踉踉蹌蹌 | 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