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調歌頭(庚子送周日丙·仲赴江東幕)
水調歌頭(庚子送周日丙·仲赴江東幕)。宋代。李曾伯。 簪履盛元幕,領袖屬英游。登車攬轡余事,何止客諸侯。看盡巫云岷雪,卻訪廬峰湓浦,砥柱贊中流。百疊青山路,一片白蘋洲。今日事,風濤上,一虛舟。長江萬頃寒碧,猶謂馬能浮。況是眼前局面,心腹憂如邊角,勝著賴帷籌。談笑濟時了,勛業邁前修。
[宋代]:李曾伯
簪履盛元幕,領袖屬英游。登車攬轡余事,何止客諸侯。看盡巫云岷雪,卻訪廬峰湓浦,砥柱贊中流。百疊青山路,一片白蘋洲。
今日事,風濤上,一虛舟。長江萬頃寒碧,猶謂馬能浮。況是眼前局面,心腹憂如邊角,勝著賴帷籌。談笑濟時了,勛業邁前修。
簪履盛元幕,領袖屬英遊。登車攬轡餘事,何止客諸侯。看盡巫雲岷雪,卻訪廬峰湓浦,砥柱贊中流。百疊青山路,一片白蘋洲。
今日事,風濤上,一虛舟。長江萬頃寒碧,猶謂馬能浮。況是眼前局面,心腹憂如邊角,勝著賴帷籌。談笑濟時了,勳業邁前修。
唐代·李曾伯的簡介
李曾伯(1198~1265至1275間) 南宋詞人。字長孺,號可齋。原籍覃懷(今河南沁陽附近)。南渡后寓居嘉興(今屬浙江)。
...〔
? 李曾伯的詩(728篇) 〕
清代:
汪錚
搭影聳寒月,江聲撼夕陽。蛟宮蟠地脈,鴛瓦接天光。
慷慨停孤棹,登臨更上方。千秋遺恨在,杯酒吊蘄王。
搭影聳寒月,江聲撼夕陽。蛟宮蟠地脈,鴛瓦接天光。
慷慨停孤棹,登臨更上方。千秋遺恨在,杯酒吊蘄王。
宋代:
釋道潛
玉秀蘭芬好弟昆,時來挾冊視田園。囷場古木千章合,彷佛秦人避世村。
玉秀蘭芬好弟昆,時來挾冊視田園。囷場古木千章合,彷佛秦人避世村。
宋代:
韓淲
盡道今年春較早。梅與人情,覺得梅偏好。一樹南豅香未老。春風已自生芳草。來自城中猶帶曉。行到君家,細雨吹池沼。悵望沙坑須會到。玉溪此意年時少。
盡道今年春較早。梅與人情,覺得梅偏好。一樹南豅香未老。春風已自生芳草。來自城中猶帶曉。行到君家,細雨吹池沼。悵望沙坑須會到。玉溪此意年時少。
明代:
陳慧嶪
雀舫翩翩發大江,江干瑞靄曉行幢。文章似錦裳堪補,意氣如虹鼎并扛。
萬里浪頭鰲駕六,五云天際鳳飛雙。與君共挾芙蓉鍔,一掃群英力盡降。
雀舫翩翩發大江,江幹瑞靄曉行幢。文章似錦裳堪補,意氣如虹鼎并扛。
萬裡浪頭鰲駕六,五雲天際鳳飛雙。與君共挾芙蓉鍔,一掃群英力盡降。
清代:
成鷲
天外三更來鶴神,老翁白發參差新。明知昨日有今日,同是一人非兩人。
海印乍生虛室白,谷風不動明窗塵。興來策杖入云去,極目莽蒼何處春。
天外三更來鶴神,老翁白發參差新。明知昨日有今日,同是一人非兩人。
海印乍生虛室白,谷風不動明窗塵。興來策杖入雲去,極目莽蒼何處春。
宋代:
魏了翁
祖宗德澤被生民,列服山川各效神。
幾見高岡鳴鳳集,又盾層浪化魚新。
祖宗德澤被生民,列服山川各效神。
幾見高岡鳴鳳集,又盾層浪化魚新。